-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方案设计
开原市里仁学校 陈立娜
电话电子邮箱: HYPERLINK mailto:676435503@ 676435503@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的概念,角的度量以及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相关概念及性质。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做了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是角的比较、角的和与差、角的平分线,它对学生下一节余角、补角的概念的理解进行了思维上的铺垫,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图形打下了基础。所以本节内容起到了复习旧知识,承接新知识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 ①角的大小、和差、角平分线的几何意义及数量关系;②感受学习过程中的类比思想;③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综合描述角的和差关系及角平分线;④角的计算问题。
难点确定为: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综合描述角的大小、角的和差关系及角平分线;角的60进制运算。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正在迅速发展,但同时,又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通过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于知识的好奇心,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还有通过小组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小组合作的创造能力。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角的计算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而且与以前学生学习的十进制运算不同,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设计理念与创新构想
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改变课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王尚志教授在报告中也提出中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培养好数学抽象、 HYPERLINK /s?wd=%E9%80%BB%E8%BE%91%E6%8E%A8%E7%90%86tn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zuAfsPvmLnAnsnyf1nhR0IAYqnWm3PW64rj0d0AP8IA3qPjfsn1bkrjKxmLKz0ZNzUjdCIZwsrBtEXh9GuA7EQhF9pywdQhPEUiqkIyN1IA-EUBtknHD1n161rjfsn1b1nWcvnHT4 \t _blank 逻辑推理、 HYPERLINK /s?wd=%E6%95%B0%E5%AD%A6%E5%BB%BA%E6%A8%A1tn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zuAfsPvmLnAnsnyf1nhR0IAYqnWm3PW64rj0d0AP8IA3qPjfsn1bkrjKxmLKz0ZNzUjdCIZwsrBtEXh9GuA7EQhF9pywdQhPEUiqkIyN1IA-EUBtknHD1n161rjfsn1b1nWcvnHT4 \t _blank 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如下安排:
1、我通过本班学生所拍的手势的照片作为引入,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2、在探究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时候,给学生两个角进行直观观察、实际操作,从而得出角的比较的方法,并总结出运用叠合法比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在题型变式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添加条件使题目正确,以此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在此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感受探索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又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理解角的大小、和差、角平分线的几何意义及数量关系,并会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进行综合描述.
过程与方法:1、经历类比线段的长短、和差、中点学习角的大小、和差、角平分线等过程,体会类比思想.
2、 经历探究角的和差、角平分线的运用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五、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SpringBoot的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oc
- 毕业设计(论文)-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设计.doc
- 房地产 -22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docx VIP
- 四方股份合作协议书(标准版).docx VIP
- ASME B16.9-2012_工厂制造的锻钢对焊管件(中文版).pdf
- 2025年汽车维修工技师(二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变压器油色谱、局放在线监测系统设计实施方案.docx VIP
- 饲料厂安全操作规程.pdf VIP
- 交通标识汇总(全).doc VIP
- 2025届湖北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2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