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西习姓家族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及传承.docx

江西习姓家族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及传承.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习姓家族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及传承 摘要:江西习氏家族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富有特点,既有时代性,也有地域性,既有独特性,也有传承性。同时极具价值,它的价值主要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面对这份富有价值的文化遗产,需从调查与研究;规划引领,合理开发;制定法规,成立管理机构,拓展筹融资渠道,设立文保人员和非遗传承人,打造主题公园或文化基地等三个方面去传承,去保护。 关键词:特征;价值;传承 江西习氏家族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富有特点,既有时代性,也有地域性,既有独特性,也有传承性。同时极具价值,它的价值主要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面对这份富有价值的文化遗产,需从调查与研究;强化规划引领,合理开发利用:制定法规,成立管理机构,设立文保人员和非遗传承人,打造主题公园或文化基地。 一、江西习氏家族文化遗产的特征 (一)时代性。习氏家族自东晋迁入江西始,创造了许多富有时代特点的文化,其内涵和形式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如位于枣木山的习凿齿墓,无论是从形制,碑文,石饰来说都符合魏晋南北朝丧葬习俗,是典型的魏晋风格。首先从形制上来看,该墓规模并不大,其结构为圆形土堆,直径约5米见方,丝毫看不出豪华之风,阔绰之气,《宋书.礼志》记载:“汉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做石室石兽碑铭等。建安十年,魏武帝以天下凋敝,下令不得厚葬”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该墓跟魏晋南北朝时期提倡的节葬风俗是相吻合的。其次,从碑文来讲,在魏晋时期,不但有众多的名碑,就是普通百姓也有立碑的习惯。前者如蔡邕的《太傅胡广碑》、李兴的《晋故使持节侍中太傅钜平侯羊公碑》,后者如帮成年人离墓碑,甚至还给幼童立碑。在次,从石饰来谈,我们知道:自秦汉起,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官宦人家,其墓道上都会立石狮、石柱、石虎、石骆驼等。《后汉书》记载:“大为修冢茔,开神道”,又《西京杂记》有载:“余所知陈缟,质木人也,入终南山采薪还,晚,趋舍未至,见张丞相墓前石马,谓为鹿也,即以斧柯折,斧缺柯折,石马不伤”。[1] (二)地域性。江西习氏文化遗产分布在新余,吉安,宜春,萍乡等地,流淌于袁河、赣江周围,集中于白梅,湖州,华城门三处,是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江西习氏家族文化遗产,每一处的遗产都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如分布在新余白梅的家族文化遗产,他既有书院,又有楼阁,还有石桥,更有惜字塔这样少见的文物。可以说,整个白梅的文物,呈现出多而完的特点,这在整个江西乃在全国都是极有特色的。峡江湖州的文化遗产主要以门楼为主,除此,古戏台也是其特色之一。相对而言,新干的文化遗产比较单一,几乎没有什么富有特色的文化遗产。值得一提的是它作为江西河南乃至陕西习氏的发源地,在家族的迁徙上了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另外,像萍乡湘东,宜春上高等地因迁徙时间相对不长,人口聚居不是很多,文化遗产就显得更单一。 (三)独特性。江西习氏文化遗产类别多,其中有些全国罕见,为习氏家族独创,特有。通过实地调查,纵向比较,我们发现有部分文化遗产是家族中所特有的。比如惜字塔,这在家族中是首次发现的。 (四)传承性。江西习氏家族文化遗产和湖北习氏文化遗产,河南邓州习氏文化遗产,陕西富平习氏文化遗产等一脉相承。时空跨越虽大,但脉络清晰,传承有序。最能反映传承有序的是该家族的家谱,江西习氏家族的家谱保存完整,修谱较勤,内容翔实。无论是新余还是吉安,抑或者宜春萍乡,他们的家谱都有吻合处,且可信度很高。另外,该家族的宗祠保存也是相对完整,从各地宗祠来看,都有家族传承性。 二、价值 (1)历史价值。江西习氏家族文化遗产是地方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供文献参考,也可做史料研究。比如该家族重要成员习凿齿创作的《汉晋春秋》便是具有文献史料甚至文学价值的一部巨著。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曾引《汉晋春秋》中有关资料共八十五条。其中记载曹魏的史事有四十余条,蜀汉的史事近三十条,孙吴的史事有十五条。裴松之在注引中,有的全部引用,有的在引用后再进行评论。[2]清人撰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评述《晋春秋》一书的史学价值时说“其书以魏为正统,至习凿齿作《汉普春秋》始立异以自朱子以来,无不是凿齿而非寿,然以理而长,寿之缪万力无辞;以势而论,则凿齿帝汉顺而易,寿欲帝汉逆面难,盖凿齿时晋已南渡,其事有美甲蜀,为偏安者争正统,此孚于当代之论者也。”[3]这说明《汉普春秋》的史学价值所在,是从理论上确立“晋越魏继汉”的正统史观。总的来说《汉晋春秋》这部史书的价值有四:一,确立新正统史观;二,治史实录精神;三,撰写形式别具一格;四,文献与文学价值突出。 习凿齿撰写的另外一部作品《襄阳耆旧记》同样具有很好的历史价值。该书既可称掌故之书,又可谓方志之作,其内容广博,体例简括,取材精审,不仅是记载襄阳地区地方历史文化的专书,而且对于我们审视湖北地方历史文化传统及文献流传有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