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和西:用油画语言诗意地抵达.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陈和西:用油画语言诗意地抵达 陈和西,1953年10月出生,祖籍湖南浏阳。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油画风景研究会会长、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美术作品曾入选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 八月未央,蝉鸣声满满地长了一树,微熏的风拂过,那些枯黄的叶子纷纷零落。于是就有了“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凄凉诗人句。其实,那些何尝不是叶落归根季节流转的一次深情蜕变与轮回。 我们总是这样,一边失去,一边成熟。在艺术中,只有踽踽而行的人才有可能达到艺术的内核。而自九十年代上半叶开始,陈和西先生的艺术创作就是内化着这样一种气象。那就是不再限于表达眼睛所见之具体,秉持突破与蜕变的理念,追求个性和自然的本真,用厚重且富有质感的油画语言,诗意地表达一种精神和情怀。1999年他创作的作品就获得“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和省“五个一工程”奖,继而《小路》又获中国油画大展优秀奖。 “蜕变”孜孜以求的应当是油画不同于其它绘画的语言特性。油画虽然是舶来画种,但完全可以表现与中国人的审美传统和理想相通的精神内涵。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祈求越来越高,艺术走进千家万户的脚步更近。如何将自然界的外部形象、艺术家在自然之前的“梦境”以及色彩与形状的形式特征综合在一起,则在于通过画笔持续探讨。 “在现代和后现代的现实处境和艺术语境中,陈和西持守着的仍是没有被现代尘埃污染的古典审美情趣。”文学家眼中的他是一个深谙西方油画艺术精髓同时又根植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土壤,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人。而陈和西先生说:“油画其实是一部由色彩构建的个人心灵史。诗意地写实就是我的个人追求,这其中包括对色彩、造型、用笔的运用都有一定的实践和思考,这些纯属于绘画本体的东西和内容无关,但它与文化和精神密不可分。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多元化结构中一个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作为楚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湖南,其艺术之包容与开明、自信与创新的精神,无拘无束的想象,烙印独特的湖湘地域特色,更易蜕变通向现代。事实上,我一直在用油画这样的形式创建一种个人化的心灵图式。也的确是年复一年的在不断地自我发现、自我超越、蜕变的过程中,走过了一条并不平坦的路。” 或许画家本人也无法用语言来完美诠释绘画创作的心理动因。但毋庸质疑,一切艺术形式都将服务于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表达而不会是别的。那些耀眼而华丽、黯淡而昏灰的色彩轨迹实则隐藏着个人的精神密码与审美的追求。 也许你以为一个画家举手投足间总会与众不同,最起码也该有点“另类”的做派。但今天的陈和西教授身上依然穿着那套几近是他标志的黑白装束,臂上结实的肌肉,看上去很沉稳,比印象中不羁的艺术家要平和很多、安静很多。 或许你也很想知道,一个因为色彩、酷爱艺术而获得 “中国南方田园风景油画最优秀的画家” 殊荣的男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会不会是个很固执的人?就像他总是身穿黑白两色衣服? 以前看过一些关于性格测试的书,说是喜欢黑色的男人往往会很固执,好我行我素;而偏爱白色,是因为他有一些害羞,和更多的敏感。不知迷恋黑白两色的陈和西教授,会不会符合这个猜想呢? “我的生活很单纯,教书、画画、听听音乐。我穿黑色衣服,是因为我喜欢把复杂的生活简单化,这是让有限的生命创作更多的好作品的唯一选择……”陈教授的话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东西,感觉还有更深的潜台词在里面。 我曾试图从陈和西教授的表情中去窥视他的内心,走近他由色彩构建的心灵秘境。但我很快发现,自己这种尝试其实是徒劳的。或许,他根本就是一个不把心情写在脸上的男人。或许,不如从他的中捕捉他的心情、他的想象力,还有他想掩盖和回避的一切。因为他说过:“只有在画里,才躲不开那份真实,田园风景是我安放自己的角落。” 陈和西教授的确是一个很帅的男人,一张四方的国字脸上,虽染有风霜之色,但浓眉下那双眼睛依旧炯炯有神,顾盼之间,冷峻中稍现几分柔韧。 眼睛一向被人们誉为心灵之窗。是啊,“眸上心痕”。我以为,人首先要安顿好的是自己的灵魂,尤其是艺术家,坚守自己的一方心灵的领地,是最为重要的。正如陈和西教授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一种浓郁的人文情结,浸透着一种生命的芬芳。他的审美体系完全是东方的,表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对自然境界的神往,同时超然物外的处世风格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而他却说:“一直向往世外桃园的生活,我也不敢说我已找到了最好的、最合适自己的方式,但我觉得走上艺术之途的人,就好像把自己绑在永不停歇的车轮上。” 陈和西教授的作品以田园风景、唯美典雅而著称。他的油画创作题材丰富,他画土地与农作物含情脉脉,画湘水芙蓉、蒹葭苍苍。他充满温情地赞颂那些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农民、渔民们的生活和环境。他笔下的田园小景淡远清新,有一种少见的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