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PPT课件】基因工程(重组DNA技术).pptVIP

【医考PPT课件】基因工程(重组DNA技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因工程 (重组DNA技术) 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的核心和关键,是主导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本节主要内容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概述 重组DNA技术中应用的重要工具酶 重组DNA技术中常用的载体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步骤 重组DNA技术的运用及安全性 一、重组DNA技术的基本概述 基因工程的概念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利用DNA体外重组或PCR扩增技术从某种生物基因组中分离感兴趣的基因,或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取基因,然后经过一系列切割,加工修饰,连接反应形成重组DNA分子,再将其转入适当的受体细胞,使其在细胞中扩增和繁殖,以期获得该DNA分子的大量拷贝或其基因表达的过程. 基因克隆(gene cloning),DNA克隆(DNA cloning),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ing), 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遗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等术语常与重组DNA技术通用。 目的 ① 分离获得某一感兴趣的基因或DNA ② 获得感兴趣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 基因工程流程图 60年代,虽然重组DNA技术的理论问题已经解决,但人们还无分离和富积单基因技术的能力,更不用说随心所欲地改造基因了,直到70年代中期,几项关键技术问世,才使人们的愿望得以实现。 基因工程诞生的技术突破 ◆ 重组DNA技术的建立和发展 1967-1970年R.Yuan和H.O.Smith等发现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为基因工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1972年Berg等使用内切酶EcoRⅠ在体外对猿猴病毒SV40的DNA和?噬菌体的DNA分别酶切消化,然后再用T4 DNA连接酶将两种消化片段连接起来,并获得了SV40和?噬菌体DNA的重组杂合DNA分子。第一次成功实现了DNA体外重组. 1973年,斯坦福大学的S. Cohen等人,将具有四环素抗性和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质粒混合,利用EcoR I 酶切后连接,转入大肠杆菌,产生具有四环素抗性和卡那霉素抗性的大肠杆菌。1973年S. Cohen将非洲瓜蟾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并转录出相应的mRNA, 使本来在真核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能在细菌中合成,打破了种属界限,S.Cohen的工作是第一次的基因克隆实验,标志着基因克隆技术的诞生。 1977年A.Maxam和W.Gilbert的化学裂解DNA测序;Sanger等提出双脱氧测序法,使重组DNA技术日益完善。 1977年 美国南旧金山由博耶和斯旺森建立世界上第一家遗传工程公司,专门应用重组DNA技术制造医学上重要的药物。 1980年 开始建造第一家应用重组DNA技术生产胰岛素的工厂 1997年 英国罗林研究所成功的克隆了多莉 成 果(一) 转基因动植物和基因剔除动植物的成功 1982年Palmiter等将克隆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细胞核内 导入了凝血因子Ⅸ基因的转基因绵羊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丰富的凝血因子Ⅸ 1994年能比普通西红柿保鲜时间更长的转基因西红柿投放市场 1996年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相继投入商品生产 我国科学家将自己发现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入棉花获得抗棉铃虫的棉花株 到1996年全世界已有250万公顷土地种植转基因植物 成 果(二)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是基因工程在医学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1991年美国向一患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遗传性腺苷脱氨酶ADA基因缺陷)的女孩体内导入重组的ADA基因,获得成功 我国也在1994年用导入人凝血因子Ⅸ基因的方法成功治疗了乙型血友病的患者 在我国用作基因诊断的试剂盒已有近百种之多。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正在发展之中 总之,重组DNA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基因修饰和改造、克隆动物、培育抗病植物、开发新药及临床诊治 同时,重组DNA技术也是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分子医学等很多当代生命科学发展、融合的桥梁 二、重组DNA技术中常见的工具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聚合酶 逆转录酶 T4DNA连接酶 碱性磷酸酶 末端转移酶 T4多核苷酸激酶 ⑴ 产生5-粘性末端(于对称轴的5末端) ⑶ 产生平(头末)端/钝端(在对称轴上双链同时切割) 同裂酶 又称异源同工酶。指来源不同,但具有相同的识别序列。 在切割DNA时,其切割点可以是相同的,产生平头末端,称为同识同切; 切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