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南安市国光中学2019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VIP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南安市国光中学2019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南安市国光中学2019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PAGE 9 - 泉港一中、南安国光中学高三年段两校联考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科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非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代宗法制度规定,“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而迁”。也就是说小宗过了五代(高祖、曾祖、祖父、父和自身)之后必须另立宗室该制度规定的目的是 A.强化诸侯的宗主地位 B.防止小宗势力扩大 C.确保嫡长子特权完整 D.保证小宗血缘纯正 2. 《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这一经济思想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 B.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 C.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 D.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 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断拓展疆土:如秦人征服巴蜀,开发西南;燕人北击东胡,开辟辽东和辽西;赵人“胡服骑射”,将势力推进到阴山。各诸侯国的疆域变化 A.拓展了华夏文明的空间 B.巩固了周王室势力范围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D.体现了尊王攘夷的策略 4.我国古代农业发达。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的部分农业措施。这些措施体现出 朝代 农业措施 西周 休耕制 战国 “尽地力之教” 秦汉 “地可使肥,又可使棘” 唐宋 禁捕青蛙 明清 “桑基鱼塘” A.古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观念 B.政府直接控制农户生产 C.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D.土地集中趋势已失控 5.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农户”“佃”。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A.小农经济的形成 B.赋税制度的变革 C.土地制度的变化 D.重农抑商的推行 6.秦代始创传国玉玺。东汉一学者说:“玺者,印也。印者,信也。”东晋皇帝南渡时,几代皇帝没有传国玉玺,被嘲讽为“白板天子”。这反映出 A.秦代传国玉玺的价值贵重 B.君权神授的观念深入人心 C.宗法观念强调嫡长子继承 D.儒家的正统观念影响深远 7.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 B.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 C.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 D.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 8.《晋书·列传第六》记载:卫瓘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用使朝廷德让,野无邪行。……魏氏承颠覆之运,……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今除九品,则宜准古制,使朝臣共相举任,于出才之路既博,且可以厉进贤之公心,核在位之明暗,诚令典也。”这说明卫瓘等主张 A.以门第族望为选官标准 B.恢复由下而上推举人才的制度 C.通过考试发现选拔人才旨 D.建立由上而下选拔官员的制度 9.唐宋笔记中对当朝君主的记载较多。唐人用诸多异象来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对“人事”的关注加强了。在君臣关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叙述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 A.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 B.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C.市民阶层的普遍文化心理倾向 D.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 10.唐代都城寺庙宫观星罗棋布,城内利用寺庙祭日人多之际经常举行“庙会”等流动交易,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唐代的庙会 A.反映唐代市民文化繁荣 B.推动市坊制度逐步瓦解 C.展现了城乡的繁华景象 D.为草市活跃提供了条件 11.史载,宋朝湖州(地处今浙江省北部,北濒太湖)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位于今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流域)“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今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东、西洞庭山)“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今河南许昌)“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宋代 A.经济结构变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