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体形直态评定.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体形直态评定

四、身高和体重的测量 (一)体重     一天中体重变化模拟曲线图 (二)身高     一天中身高变化模拟曲线图 (三)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1.BMI的计算公式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 2.我国临床目前常用的成人肥胖诊断指标 (1)消瘦: BMI 21 (2)正常: BMI 21~24 (3)肥胖: BMI 26 3.儿童和青少年的体重指标 2~12岁:标准体重(kg)= 年龄2﹢8 13~16岁: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五、身体素质评定 (一)力量 静力性力量和爆发力。 (二)耐力   1.概念 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的能力。   2.耐力的测试 具体的测定方法很多,如可以用跑步、爬山、游泳、医疗步行、球类运动、医疗体操等有氧运动形式测定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可以用测力器、秒表、固定维持肢体一定的体位或状态来测试静力耐力;用从事日常生活活动、工作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的能力来测试一般耐力。 (三)速度   1.概念 速度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 。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   2.测试 速度测试时用秒表或其他计时仪器对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进行如实的测定,做出评定。 (四)平衡、协调 平衡是指人体无论处在某种位置,在静止、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的状态下,自动调整姿势并维持姿势的过程。 协调功能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它要求在做运动时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距离、速度和肌力,准确的达到运动目标。  协调和平衡密切相关,详见平衡协调功能评定。 (五)灵敏度   1.概念 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姿势、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在运动活动中的综合表现。   2.影响因素 (1)年龄和性别 (2)体重 (3)疲劳 (4)训练水平   3.测定 (1)目测法 (2)游戏法 (六)柔韧测定  柔韧是指活动时关节活动范围的适应度。柔韧性越好,活动时关节活动范围越大,动作的适应能力越高。具体见关节活动度评定。 大腿长度测量 3.小腿长  测量体位:患者仰卧位,骨盆水平位,下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  测量点:从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到外踝的   距离。 小腿长度测量 4.足长  测量体位:踝关节呈中立位。  测量点:从足跟末端到第二趾末端距离。 足长度测量 (三)截肢残端长度的测量 1.上臂残端的长度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臂残肢自然下垂。  测量点:从腋窝前缘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2.前臂残端的长度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臂残肢自然下垂。  测量点:从尺骨鹰嘴沿尺骨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上肢残肢断端长度测量 3.大腿残端长度  测量体位:仰卧位或用双侧腋杖支撑站立,健侧下肢伸展。  测量点:从坐骨结节沿大腿后面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4.小腿残端长度  测量体位:仰卧位或用双侧腋杖支撑站立,健侧下肢伸展。  测量点:从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下肢残肢断端长度测量 三、身体围度(周径)的测量 (一)四肢围度的测量 1.上臂围度 (1)肘伸展位  测量体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  测量点:在上臂的中部、肱二头肌最膨隆部测量  围度。 肘伸展位上臂围度测量 (2)肘屈曲位 测量体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用力屈曲。 测量点:同肘伸展位。 肘屈曲位上臂围度测量 2.前臂围度 (1)前臂最大围度 测量体位:前臂在体侧自然下垂。 测量点:在前臂近端最膨隆部测量围度。 前臂最大围度测量 (2)前臂最小围度 测量体位:前臂在体侧自然下垂。 测量点:在前臂远端最细部位测量围度。 3.大腿围度 测量体位: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位。 测量点:分别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每隔 6、8、10、12cm处测量围度,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应注明测量的部位。 大腿围度的测量 4.小腿围度 可以分为最大围度和最小围度 测量体位: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位。 测量点:分别在小腿最粗的部位和内、外 踝最细的部位测量围度。 小腿围度的测量 (二)截肢残端围度的测量 1.上臂残端围度 从腋窝直到残端末端, 每隔2.5cm测量一次围度。 2.前臂残端围度 从尺骨鹰嘴直到残端末端,每隔2.5cm测量一次围度。 上肢残端围度测量 3.大腿残端围度 从坐骨结节直到残端末端,

文档评论(0)

180****95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