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葫芦藓科植物孢子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维普资讯
第32卷第2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1.32 .No.2
2003年 6月 Joum~ofShanghaiNormalUniversity(Natur,.dSciences) 2003 ,Jun.
葫芦藓科植物孢子形态的扫描 电镜观察
于 晶,一,曹 同 ,王全喜
(1.上海师范大学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2.复旦大学 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上海200433;
3.中国科学院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
摘 要:利用扫描电镜对我国产葫芦藓科 (Funariaceae)3属8种植物的孢子进行了观察,其中
4种孢子形态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本科植物孢子与其他科 区别明显,孢子较大,具明显的
近极薄壁区,纹饰多样,属之间可以凭借孢子特征区分开,进而从孢粉学角度探讨 了刺边葫芦
藓 (Funariamuhlenbergii)的分类位置.
关键词:葫芦藓科 ;孢子形态;扫描 电镜
中图分类号:Q949.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5137(2003)03-0057-05
葫芦藓科(Funariaceae)为矮小土生藓类,多为土生喜氮藓类,常见于林地、林缘土坡上,田边地角及
房前屋后,在山林火烧迹地上生长尤好.全世界约有 16属255种…,我国记录有5属20种 1亚种 ,其中
5种为中国特有 .关于葫芦藓科植物的孢子描述,早在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就有记载,然而在这些
工作中只是提到了孢子的大致形态,并没有将这些资料应用于种或种 以上的系统分类工作中 J.1954
— 1955年McClymont在光学显微镜下研究了343属653种藓类的孢子 ,总结出产生孢子的藓类中有
6o%一80%的孢子是相似的,而其他孢子的多样性则非常大,葫芦藓科植物的孢子就属于这一类 J.
Hirohama研究了葫芦藓科 4属 16种的孢子形态 .Fife系统研究了本科的孢子形态 ,其中6种 中国有
分布 J.Boros研究了欧洲产本科4属6种的孢子,有4种为光镜研究,故不太清晰,其中2种在中国有
分布 J.国内只有杜桂森报道了1种——葫芦藓(Funariahygrometrica)的孢子形态_】引.本文利用扫
描电镜对我国产的葫芦藓科 3属8种的孢子进行了观察,这 3属囊括了本科的大部分种,其中4个种的
孢子形态特征为首次报道,对每个种的孢子大小、形态、颜色和表面纹饰等做了细致的描述,结合前人的
报道 ,从孢粉学角度探讨葫芦藓科的系统分类,同时为孢粉学的研究提供新资料.
1 材料和方法
实验用孢子取 自自然干燥保藏的标本,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苔藓植物
标本馆 (IFSBH),材料来源及有关资料详见种的描述.扫描电镜材料的制备是将干燥的孢子直接撒在
双面胶带上,喷金后在 HITACHI-520扫描电镜下观察照相.
收稿 日期:2003-06.10
基金项 目: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项 目(02QA14034),上海市高等学校青年科学基金项 目(02DQ35)
作者简介:于晶(1972-),女,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博士后
维普资讯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 结 果
葫芦藓科这 3属的孢子都较大 (20—301~m),颜色为黄色、浅褐色、黄褐色或褐色,球形或近球形,具
明显近极薄壁区,表面纹饰多样.
种的孢子形态描述
(1)红蒴立碗藓 PhyscomitriumeurystomumSendtn.图版 I:1,4
孢子近球形,深褐色,大小为23—281xm;近极薄壁区明显,凹陷;刺状纹饰 ,刺的尖端不规则弯曲,
刺基部联合处有小的棒状突起或小刺突;近极面的刺突比远极面的小而疏松.
凭证标本:贵州梵净山TuYL.(屠玉麟)1082.
(2)立碗藓 Physcomitriumsphaericum (Ludw.)Fuemr.图版 I:2,5.
孢子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