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遥感物理基本概念.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入射角的植被BRF的三维立体图 不同入射角的北京市区BRF的三维立体图 * 第一章 基本概念 遥 感 物 理 第一节 基本定义 √ §1.1.1 表征电磁辐射的物理量 §1.1.2 电磁波与介质的相互作用 §1.1.3 物体表面的反射特性 辐射能量 Q 电磁辐射是具有能量的,它表现在: ? 使被辐照的物体温度升高 ? 改变物体的内部状态 ? 使带电物体受力而运动 …… 辐射能量(Q)的单位可以用焦耳(J)、尔格(erg)、卡(cal)表示 辐射通量 (radiant flux) Φ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辐射能量称为辐射通量: Φ=?Q/ ?t 辐射通量(Φ)的单位是瓦特=焦耳/秒(W=J/S) 辐射通量密度 (irradiance) E、(radiant exitance) M 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称为辐射通量密度: E辐照度=? Φ / ?A M辐射出射度=? Φ / ?A 辐射通量密度的单位是瓦/米2(W/m2) 辐射源 辐照度 辐射出射度 被辐照物 辐射体 法向 辐射强度 (radiant intensity) I 辐射强度是描述点辐射源的辐射特性的,指在某一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I=? Φ / ? Ω 辐射强度(I)的单位是瓦/球面度(W/Sr) 辐射强度 点辐射源 Ω=A/R2 2π、4 π 各向同性源? 分谱辐射通量 分谱辐射通量是波长λ的函数,单位波长间隔内的辐射通量称为分谱辐射通量: Φ λ = ? Φ / ? λ 分谱辐射通量的单位是瓦/微米(W/μm) λ1- λ2间隔内的 Φ(λ1- λ2)? 总辐射通量Φ ? 辐射通量 波长 分谱??? 分谱辐射通量 分谱辐照度、分谱辐射出射度 分谱辐射强度 “分谱”两字可以忽略 辐射亮度 (radiance) L 单位面积、单位波长、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称为辐射亮度: L=?3 Φ / ? A ? λ ? Ω 辐射亮度(L)的单位是瓦 / 米2?微米?球面度(W/m2 ? μm ? Sr) 亮度 L 面辐射源 θ 立体角 Ω A 小 结 辐 射 度 量 一 览 表 瓦/米2?球面度(W/m2 ? Sr) ?2(3) Φ / ? A ? Ω (? λ) L 辐射亮度 瓦/球面度(W/Sr) ?(2) Φ / ? Ω (? λ) I 辐射强度 瓦/米2(W/m2) ? (2) Φ / ?A (? λ) M 辐射出射度 瓦/米2(W/m2) ? (2) Φ / ?A (? λ) E 辐照度 瓦(W) ? (2) Q/ ?t(? λ) Φ 辐射通量 焦耳(J) Q 辐射能量 单位 定义 符号 辐射量 太阳辐射 太阳发射的电磁辐射在地球大气顶层随波长的分布称为太阳光谱。 极大值位于0.47μm,维恩位移定律λmaxT=2.8978?10-3mK,色温Tsun?? Wien’s displacement law 夫琅和费(Fraunhofer)吸收线 太阳常数 在日地平均距离处通过与太阳光束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通量称为太阳常数。 F0 = 1353(±21) W/m2 (1976, NASA) 太阳常数是对太阳光谱的积分。太阳表面辐出度是多少? 太阳对地球的张角很小,太阳光可以认为是平行光束。 θ 大气顶的通量密度为 F = F0(dm/d)2cosθ0 0.9674(dm/d)21.0344 基本辐射量总结: 表征辐射的物理量很多:能量、通量、密度、强度、亮度,以及谱(分谱)…… 需要注意的是: 文献中的称谓不尽相同,关键看单位 最重要的是密度(辐照度)和亮度 凡是涉及面积的都要注意使用法向面积,即cosθ 第一章 基本概念 遥 感 物 理 第一节 基本定义 §1.1.1 表征电磁辐射的物理量 √ §1.1.2 电磁波与介质的相互作用 §1.1.3 物体表面的反射特性 电磁波的散射和吸收 当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散射 (scattering)和吸收(absorption),其中散射又 分为反射(reflection)和透射(transmission)。 透射 反射 入射 吸收使电磁波强度减弱 在中红外、热红外和微波区域,还存在介质自身发射的电磁波,增强电磁波强度。 反射与透射区别在于电磁波出射的方向: 反射率 ρ 以比例形式表征的反射辐射强度,反射率为 反射辐射(亮度)与入射辐射(亮度)之比: ρ = Lr / Li 透射率τ? 吸收率α? 反射率、透射率、吸收率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