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鼓勵青少年的公民參與pp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技鼓勵青少年的公民參與pp课件

科技鼓勵青少年的公民參與 青少年最易獲得資訊的地方? 社交網路 社交網路成為網上主要溝通平台 (以facebook為例) 六成六青少年有每天上網習慣 高達九成青少年過去三個月曾上Facebook (92.4%) (平均每週7.8小時) 超過七成青少年以Facebook (74.8%) 作主要溝通平台。 (突破機構、 2010) 社交網路是網路上新興的應用服務。 (facebook、twitter、微博) 青年進行發佈日誌、上傳照片、視頻等來給處於有相同群體或不同群體人們 社交網路 社交網路吸引青年的原因 在虛擬的網路空間搭建了一個互動平臺 虛擬的公共領域較便宜 豐富的資訊 便利的溝通 互動的平台 迅速成為其展現自我個性、抒發內心情緒的工具 社交網路成為接收新聞時事的新興媒體 網絡成為青少年接收新聞資訊的新興渠道 超過六成 (66.1%) 青少年會透過網站新聞/網上報紙接觸新聞 青少年熱衷在社交網站或網誌討論區等轉貼分享 (突破機構 、2010) 鼓勵青少年的公民參與 透過社交網路平臺 青少年除了會分享個人的感情 更會表達自己對社會、政府的不滿 從私人到公眾的聲音幫助青少年的自我表達 逐漸演變成為一種另類的社會與政治的參與。 鼓勵青少年的公民參與 除以一般的社會行動喚醒大眾關注 亦可透過網絡群組,如Facebook等,將相關的新聞、評論和意見傳遞 令更多人接觸和討論該議題,以加強相應的社會行動的影響力。 社會學系一年級學生梁仕池 (曾參與菜園村等保育行動) 鼓勵青少年的公民參與 鼓勵青少年的公民參與 以香港電視以例 Facebook成立「10月20號一齊遊行反對不發牌比hktv香港電視」專頁 共有 49萬人支持 最後更發起遊行 於2013年10月20日約有十萬市民遊行 鼓勵青少年的公民參與(二) 何時是影響網絡公民參予最關鍵的時間? 二零零三年,七月一日國慶日 反對《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 估計遊行人數超過50萬 路透社稱:「示威者來自社會各階層,包括商人、退休人士,也有年輕夫婦推嬰兒車,與著名的民主派人士一起遊行。」。 七一效應: 使政府停止對廿三條立法程序,並使親建制派在同年的香港區議會選舉大敗。董建華、葉劉淑儀相繼下台。 原來有一眾青年人有份用網絡去推動這次活動。 香港中學生聯盟 前身是「中學生關注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大聯盟」 七一後,聯盟正式註冊成為合法社團,並定名為「香港中學生聯盟」。 「香港的中學生一向予人政治冷漠之感,我們的意見經常被忽視。聯盟的成立,正正就是為了表達我們的訴求,並且對『成人社會』表示我們的關心,我們也是有承擔的一群。」中學生聯盟的發起人伍展邦、陳樺和林正文表示。 「另一促使聯盟成立的因素,是我們在『反廿三』的聲音高漲時間,發覺在互聯網上也有為數不少的中學生討論著,當中有嚴肅正經的討論,也有挖苦董建華、葉劉淑儀的聲音,於是我和同學林正文,以及另一位網友陳樺,就有了組織聯盟的想法,希望綜合中學生對這件事的看法及聲音。」伍展邦說。 「其實當中一切的人和事,真的不足為外人道。不過,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時間分配,組織遊行時只得六天,正值考試季節,既要準備年終試,又要不斷發新聞稿,更新遊行資料,與有關團體開會……那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聯盟開首在六月的網頁,正是我們三位在兩天不眠不休的情況下趕出來的!」伍展邦笑著說 希望下一代年青人跳出「與世隔絕」的思想框框,去關心社會。 中學生自發關注民主。右一及右二為聯盟發起人伍展邦和陳樺。 中學生聯盟的成立可說是由廿三條立法及七一遊行促成的。 資深大律師余若薇是聯盟的顧問之一。 10月19日於遮打花園舉行的「民主匯:普選好重要?區選齊投票」集會。中學生聯盟也有派代表出席。 中學生聯盟網站。 鼓勵青少年的公民參與 青少年亦透過社交網路平臺去團結、自發去組織 對政府不公平的政策,提出反對,積極地參與政治的活動。 透過亙聯網令青少年能快速地接收來自不同地域、地區的資訊及進行傳播 令青少年覺得自己應該關心政治,亦有能力參與政治 透過社交網路平臺去進行傳播 吸納及喚醒其他青少年對正義、公平的追求、對政治的熱忱及抱負,追求建立一個理想中的社會 網絡媒體是一個強大的工具,幫助青少年人參與政治活動。 引致的

文档评论(0)

181****91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