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清一统志的编纂及其影响-国家图书馆.PDFVIP

康熙大清一统志的编纂及其影响-国家图书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志专刊 康熙 《大清一统志》的编纂及其影响 董馥荣 一统志是官修的国家地理总志。它涉及全国的山川地理等自然面貌、人口物产等经济 情况、疆域险要等重要的军事设施、以及社会风俗、重要人物等诸多方面,是一种重点反映 国家当代情况的历史类著作。它也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反映国家强盛、社会安定的代表形式。 清朝编辑过三部一统志:[康熙] 《大清一统志》、[乾隆] 《大清一统志》、《嘉庆重修一统 志》。其中[康熙] 《大清一统志》是清王朝首部一统志,也是编纂时间最长的一部一统志。 它的编纂对于清代一统志及各级方志的编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大清一统志》的编纂起因背景 康熙初年,南明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所杀,包括占据台湾的郑成功等抗清领袖人物相继去 世,国家政局基本趋于稳定,社会经济随之逐渐恢复发展,地方志书的编纂活动也逐渐增加。 康熙十一年 (1672)七月初一,大学士卫周祚向康熙帝提议纂修 《一统志》,称:“各省 《通 志》宜修,如天下山川、形势、户口、丁徭、地亩、钱粮、风俗、人物、疆圉、险要,宜汇 集成帙,名曰 《通志》,诚一代之文献也。迄今各省尚未编修,甚属缺典,何以襄我皇上兴 隆盛治乎?除河南、陕西已经前巡抚臣贾汉復纂修进呈外,请敕下直省各督抚聘集夙儒名贤, 接古续今,纂辑成书,总发翰林院汇为 《大清一统志》。”康熙帝接受了他的提议,明诏有1 司督促各郡邑编纂志书,以备编纂 《一统志》之参考。礼部随后下发咨文,要求各省以贾汉 復所修 《河南通志》《陕西通志》体例为参照编纂省志,由此拉开了 《大清一统志》纂修的 序幕。 二、《大清一统志》的编纂过程 第一阶段:康熙二十五年至三十三年七月,是 《大清一统志》的初修阶段,徐乾学是 这一时期的主要领修人。因受到三藩之乱的影响,《大清一统志》的编修工作真正开始的时 间比较晚。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初四日,礼部奏请开设《一统志》纂修处,请拨给饭桌银两, 并且请求将纂修处交纳给内阁管理。二十五年四月,《一统志》馆成立,标志着 《一统志》 正式启动。大学士勒德洪、明珠等七人担任总裁官。原任左都御史徐元文,内阁学士徐乾学、 1 [康熙] 《山东通志》,礼部咨文。 59 文津流觞第63期 翰林院学士张英等二十人为纂修官,并命陈敬亭、徐乾学专理馆务。康熙二十八年,因为受 到弹劾,徐乾学请旨回乡,行前奏请仿效司马光归洛著书之例,请求将其负责编纂尚未完成 的 《御选古文》《大清会典》《明史》《一统志》等一并带回继续编辑,并请姜宸英、黄虞稷 随往襄助。康熙二十九年,徐乾学由京城返回苏州,在太湖设立 《大清一统志》修书局,修 书地后又迁往嘉善、昆山。康熙三十三年七月十七日,徐乾学病故,标志着 《大清一统志》 编纂的第一阶段结束。徐乾学临终前在谢恩疏中言道:“奉命撰述 《一统志》,将次脱稿,奉 馆中移文取回书籍,臣前所领 《一统志》总裁官敕书例应具本恭缴。除山东志已经进呈外, 兹将直隶、山西、江南三处稿本装潢成帙,共计二十套,特呈御览。”据清内阁大库档案记 载,第一阶段共完成各省志书三百五十一本,包括山东、直隶、山西、江南、陕西、河南等 六地的志稿。2 第二阶段:康熙三十三年七月至四十三年八月,是 《大清一统志》的续修阶段,韩菼是 这一时期的主要领修人。康熙三十三年七月,韩菼出任一统志馆总裁,编修地迁回京师一统 志馆。徐秉义、高士奇、王鸿绪等人一同回京参修。韩菼任职期间,对徐乾学所定凡例进行 了一些修改。康熙四十三年八月,韩菼卒于官,标志着 《大清一统志》的续修阶段的结束。 据清内阁大库档案记载,康熙三十四年至三十八年,共完成各省志书一百八十三本。三十九 年至四十三年的志稿数量待考。 第三阶段:康熙四十三年八月至康熙六十一年,是 《大清一统志》的后续修阶段。韩 菼故后,《一统志》的编修虽然仍在继续,但成书速度缓慢,完成的数量也很少,以致雍正 三年 (1725),一统志总裁蒋廷锡在总结前朝修志成果时仅提及徐乾学和韩菼等所修志稿, 并未涉及其后的修志情况。 从 《一统志》馆正式成立到康熙朝结束的三十六年里,《大清一统志》的编纂一直在进 行,也形成了“徐本”和 “韩本”等阶段性的成果,但终因徐乾学和韩菼二人的去世而未 能完成正式志稿。 第四阶段:雍正三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