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维生素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毕业论文(设计).doc

《复合维生素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毕业论文(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1 复合维生素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Preparation and Attribution of Compound Vitamin Microcapsules 1 引言 1 Introduction 1.1 微胶囊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1.1 Microencapsulation and its research situation 1.1.1 微胶囊技术的基本概念 1.1.1 Basic conception of microencapsulation 微胶囊技术是指利用天然的或者合成的高分子包囊材料,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包埋在微小、半透性或密封的胶囊内,使内容物在特定条件下以可控的速率进行释放的技术(Benita,1996)。这一微小的胶囊就称为微胶囊,其大小一般都在5~200?m范围内,但在某些情况下此范围可扩大到0.25~1000?m。最近,已出现了上至数毫米大的毫米级微胶囊,下至0.1~1nm的纳米级微胶囊(武伟等,2001)。微胶囊的结构大致可分为芯材和壁材。所谓芯材即被包埋的物质,也称为核、囊芯或内容物;壁材即用于包埋的物质,也称为被膜、壁膜或壳。芯材多为液态或固态物质,也可以是气态物质。微胶囊粒子的壁膜厚度通常在0.1~200?m,与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有关(李延辉等,2003)。微胶囊可呈现各种形状,如球形、粒形、肾形、谷粒形、块形或不规则形状。囊壁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可以是单核也可以是多核。芯材为一种液态物质的微胶囊呈球形。芯材如果是固体或晶体,微胶囊的形状就可能会不规则。图1-1为不同结构的微胶囊示意图(张永波等,2001)。 图1 常见的微胶囊的形状和结构示意图 Fig. 1-1 Schematic diagram for shape and structure of common microcapsules 1.1.2 微胶囊技术的发展历史 1.1.2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icroencapsulation 微胶囊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D. E. Wurster改进了药物的包衣过程。他通过一种巧妙的机械微胶囊化方法,即利用流化床及一个干燥鼓,将悬浮在空气中的细粉包敷。1949年,他为此提出了专利申请。该法已在医药工业上被广泛地采用。1953年,B. K. Green发明了用相分离复合凝聚法制备含油明胶微胶囊,并取得了专利。这种微胶囊化的方法是划时代的,因为它首次能使液体材料微胶囊化。美国的NCR公司(National Cash Register Company)最先使该技术工业化,将隐色染料微胶囊化后涂于无色的纸上,生产出了无污染的压敏(或无碳)复写纸(王平,2002)。在食品工业中,微胶囊的历史可追溯到至少1951年。Griffin申请了制备固体油浓缩物的专利(Griffin, 1951)。50年代末到60年代,人们开始研究把合成高分子的聚合方法应用于微胶囊的制备,发表了许多以高分子聚合反应为基础的、用化学方法制备微胶囊的专利,其中以界面聚合反应的成功最引人注目。70年代微胶囊制备技术的工艺日益成熟,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80年代以来,微胶囊技术研究取得更大的进展,开发出了粒径在纳米范围的纳米胶囊。目前,微胶囊技术已经在食品、医药、农药、饲料、涂料、油墨、粘合剂、化妆品、洗涤剂、感光材料、纺织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1.3 微胶囊的分类 1.1.3 Classification of microencapsulation 微胶囊按用途主要可分为以下类型(葛艳蕊,2003): (1)缓释型微胶囊 该微胶囊的壁相当于一个半透膜,在一定条件下,可允许芯材物质透过,以延长芯材物质的作用时间。根据壁材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高分子缓释材料(明胶、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等)及合成高分子缓释材料。 (2)压敏型微胶囊 这种微胶囊包埋了一些待反应的芯材物质,当压力作用于微胶囊超过一定极限后,胶囊壁破裂而流出芯材物质,由于环境的变化,芯材物质产生化学反应而显出颜色或发生其他现象。 (3)热敏型微胶囊 芯材物质由于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分子重排或几何异构而产生颜色的变化。 (4)光敏型微胶囊 壁材破裂后,芯材中的光敏物质选择性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发生感光或分子能量跃迁而产生相应的反应或变化。 (5)膨胀型微胶囊 壁材为热塑性的高气密性物质,而芯材为易挥发的低沸点溶剂,随着温度升高而高于溶剂的沸点后,溶剂蒸发而使胶囊膨胀,冷却后胶囊依旧维持膨胀前的状态。 1.1.4 微胶囊化的方法 1.1.4 Methods of microencapsulation 微胶囊化的方法已近200种(刘永霞等,2003),但还没有一套系统的

文档评论(0)

花好月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