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仔尾-NCCUMoodle数位教学平台.ppt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洲仔尾-NCCUMoodle数位教学平台.ppt

縣市因應氣候變遷之調適策略 * * 地政一資 目次 * * 1.飽受水患之苦的北縣三重 2.北縣三重對於水患的調適 3.心得與感想 1.飽受水患之苦的北縣三重 三重市簡介:臺北縣縣轄市,大臺北都會區衛星城市之一。西北連蘆洲市、五股鄉,西與新莊市比鄰而居,南與板橋市隔大漢溪相望,東與臺北市士林區、大同區、萬華區隔淡水河相鄰。面積約16平方公里,人口約38萬人三重區昔稱三重埔,埔即平原之意。早期由新莊登陸的閩粵移民,往北拓墾,第一個平原稱為「頭重埔」,「三重埔」就是第三個平原的意思。「頭重埔」後來稱為「頭前」,位於新莊市境內;在三重與新莊交界處的二重埔則屬三重市境,今略稱「二重」。 易淹水對三重發展的影響:全境地勢平坦,呈典型的盆地特色,因地勢低窪,每逢豪雨或颱風往往淹水成災,並不適宜發展為30萬 人以上的都市地區。但三重市位於臺北盆地西半部的東南側,與新莊市、蘆洲市、五股鄉、泰山鄉相距甚近,生活供需上有著密切的關係,為臺北市以外都會區的次 級消費中心,促使三重市在不利的地理條件下發展成30萬規模的城市。由於社會經濟條件變遷迅速,造成許多都市發展上的問題,成為整個大臺北都會區域中發展 最不健全的一個地方。 * * 水患與三重: 早期三重地區,只要石門水庫洩洪時,因地勢低窪且比較接近大漢溪與淡水河交會處,再加上滿潮時刻,幾乎都會淹大水。因此當時台北縣政府就計劃從二重地區開挖一條疏洪道,它的目的就是將石門水庫洩洪的水引流至疏洪道,再排至淡水河出海口附近! * * 2.北縣三重對於水患的調適 二重疏洪道簡介:二重疏洪道位於台灣台北都會區,是條長約7公里,寬450公尺,面積達324公頃的排洪道,左右堤岸與台北縣的五股鄉、新莊市、三重市、蘆洲市相鄰,為大台北防洪計劃之一環。設計之初主要是用來防洪的,後來延伸兼具休閒環保功能。 二重疏洪道的計畫沿革:二重疏洪道於1979年奉行政院核定《第1期防洪計劃》,於1982年開始實施,並於1984年完成;主要是要免除三重、蘆洲之水患。第2期防洪計劃從1985年至1987年,為加高堤防高度,使之逹到200年洪水頻率。第3期防洪計劃於1990年開始,於1996年完成。保護範圍包括台北縣新莊、五股、三重、蘆洲、泰山等鄉鎮市。 * * 開發緣由: 淡水河系於台北地區匯集大漢溪、新店溪及基隆河,由於地形特殊洪水量特大,而台北橋段至關渡河槽狹窄,洪水無法暢洩,兩岸低窪地區常易犯濫成災,因此台北地區防洪計畫乃建議兩岸沿河築堤,並開闢二重疏洪道以疏分洪流。由於二重疏洪道只於洪水來時發揮其疏洪作用,平時即閒置,在都市化人口集中如此急遽的台北地區,實為可惜,因此為謀求市民長遠生活福祉,提昇市民生活品質,並提高土地使用價值,彌補都市公園綠地不足,以提供市民一處大型親水性運動休憩活動場所,在疏洪功能無虞之原則下,對二重疏洪道作詳細之調查並進行整體規劃。 * * 開發構想 (1) 順應疏洪道線形之空間特徵創造一個線形的核心軸線:親水性的河道。 (2) 沿軸心河道之兩側設置步道與腳踏車道,並提供體健設施。 (3) 沿疏左及疏右堤防提供一系列各具不同主題之鄰里性公園就近滿足三重居民日常生活中對綠地之需求。 (4) 疏洪道最南端介於入口堰與淡水河間之低水護岸應畫設為水鳥保護區,以維護水岸之野生動物棲地。 (5) 介於入口堰與重新大橋間之運動區目前使用率極高,為運動公園。 (6) 疏洪道最北端與五股鄉交界一帶由於較偏遠,適合作為自然度較高、可提供戶外環境教學之社區自然公園。 * * * * 現今用途:二重疏洪道實施綠化、美化工程。疏洪道週遭的設備有腳踏車道、棒球場、籃球場、溜冰場等,公園設施則有野花公園、荷花公園、陽光運河、微風運河等,新北大橋為最新地標。 開發小插曲:洲仔尾(五股鄉洲後村)因為開闢疏洪道,被徵收作洩洪區而廢村。當時政府強制洲仔尾居民搬遷,居民雖然極力抗爭,但是最後還是被遷至蘆洲灰磘重劃區,今蘆洲忠義廟即是從洲仔尾遷建。 3.心得與感想 * * 在完成了這次的都市計劃作業後,我覺得天災的確不可避免,但如何減少天災對人民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害,卻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今天大家的生活可以如此安居樂業,背後都是前人在長年災害下所做的努力,在這次報告中也可發現,疏洪道除了僅僅提供防洪,其實也可拿來做為運動公園或親水性休憩活動場所,除了提昇市民生活品質,並提高土地使用價值,彌補都市公園綠地不足,在繁忙都市中增添輕鬆綠意,我想這也符合台北都會區未來生態都市發展的目標吧。

文档评论(0)

zcb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