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头皮针抽提法提高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技术
头皮针抽提法提高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技术 临洮县中医院 赵爱良 2014.4 一、概况 1、疾病简介 脑血栓形成是指供应大脑的血管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局部脑组织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最常见病因是脑动脉硬化,其次是各种动脉炎。中医诊断为缺血中风,乃因瘀痰入脉,阻塞脑络所致。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盲、失语等,以半身不遂最多见。患者脑血栓形成后,肢体出现瘫痪,肌力下降,并易伴发肺炎、褥疮、肌肉萎缩,故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的肌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才是该病康复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2、疗法介绍 头皮针抽提法是以向外抽提,“一抽数抽”的手法动作为主要特点,以紧提慢按为主。抽提法的操作要领有:一是力度,必须将全身的力量集中于手指,然后形成爆发力向外抽提;二是速度,即瞬间速度要快,但最好针体不动,每次至多抽1分许,而不能将针体大幅度抽出。头皮针抽提法,不仅有较大的刺激量,而且还有利于配合肢体运动,通过边行针、边运动、长留针、常运动、从而产生较强的改善肌力的效应,不失为一种省时、省力、痛微、效捷的运针手法。 3、应用推广前景 头皮针抽提法作为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的一种有效的临床诊疗技术,施术简便、易于学习。只要熟悉要领,规范操作,就不难掌握,适宜于推广应用。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疾病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 (1)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2)大多数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3)发病可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 (4)一般发病后1-2日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5)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6)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 (7)CT检查发现脑梗塞部位。 二、疾病诊断标准 2、中医诊断标准 (1)主症: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神志昏蒙,舌强言奏或不语,偏身麻木。 (2)急性起病。 (3)病发多有诱因,未发前常有先兆症状。 (4)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有主症2个以上,急性起病,结合舌、脉、诱因、先兆、年龄等方面的特点即可确定诊断。 二、疾病诊断标准 3、中风中经络中医辨证标准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2)风痰淤血、痹阻脉络证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 (4)气虚血瘀证 (5)阴虚风动证 三、适应症 1,符合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并结合CT或MRI诊断为脑血栓形成的偏瘫病人。2,中医辩证为中风中经络的实证或本虚标实证者。3,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在2~3个月以内者。4,无神志昏迷,血压基本稳定者。 四、禁忌证 1、非脑血栓形成的偏瘫者。 2、中医辩证为中脏腑和虚证者。3、偏瘫侧肢体功能评分和综合功能评分小于2分者。4、神志昏迷或生命指征不稳定者。5、发病至接受治疗在3个月以上者。6、年龄在70岁以上者和妊娠者。7、头皮有瘢痕、肿瘤、严重感染、溃疡和创伤者,施术部位为头颅手术部位或未植入颅骨者。 五、操作方法 1、器械准备:一次性不锈钢毫针,型号为 30~34 号(直径0.23~0.30)、1~1。5寸 (25~40毫米)。 、操作步骤:1)体位:坐位。确不能坐者,可采用仰卧位。2)针刺部位:病灶侧(即偏瘫肢体的对侧)头部。 3)取穴:采用《中国头皮针施术部位标准化方案》: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中线:在头顶部前后正中线,自百会向前至前顶。顶颞前斜线:在头部侧面,即前顶穴起,止于悬厘穴。 4)针具:采用30~40号(直径0.23~0.30mm)、1~1.5寸(25~40)佳辰牌一次性不锈钢毫针。 5)皮肤消毒:采用2%的碘酒拭擦施术部位,再用 75%的酒精棉球将碘酒拭净,或单用75%的酒精棉球拭擦针刺部位的皮肤。 6)进针:采用指切进针法。先用左手拇指切按在治疗线旁边,右手持针,紧靠指甲快速将针刺入,针尖至帽状腱膜下层。 7)针尖方向:顶中线由前顶刺向百会;顶颞前线由前顶刺向悬厘的上2/3节段,用两根毫针接力刺法。 8)手法:在针尖刺入帽状腱膜下层后,使毫针与头皮呈15~30角,在腱膜下层进入皮肤1寸(25mm)左右,指下有不紧不松的感觉和一种吸针感。然后进行行针操作,即用爆发力向外速提3次(约5秒钟),每次至多提出1分(2.5mm)许,又缓插至1寸,如此反复运针10遍,共计约5分钟。 9)留针:间歇动留针2个小时,每隔30分钟运针5遍(约2分30秒)。行针和留针期间,可结合患肢的运动。 10)出针:出针时,应先以左手拇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慢慢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迅速拔出。出针后若有出血,应迅速用消毒棉球压迫止血。 3、治疗时间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