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化全球化与在地化-东海大学社会学系.DOC

文化全球化与在地化-东海大学社会学系.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全球化与在地化-东海大学社会学系

東海大學九十七學年度第二學期社會學系課程教學計畫 科目名稱:文化全球化與在地化 選課代號: 任課教師:趙星光 學 分 數:3 教學目的: 全球化是當代社會的一個重要且複雜的現象,在起源上與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與散佈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然而吾人也無法將全球化化約成僅是全球經濟分工的經濟活動。晚近的全球化論述已注意到全球化的文化範疇,雖然有些學者指出全球文化係全球化經濟面向的上層建築,但一種新的文化型態已影響當今人類生活的每一個層面,此一發展似乎意味著一種新的全球性文化體系已隨著地理空間的壓縮呈現在世界地域的各個角落,並且改變人類的生活習慣,價值偏好與自我認同,造成所謂文化全球化的現象。但另一方面,正如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與柏格(Peter Berger)集合多國經驗所共同編著的Many Globalization一書中強調的,我們也不能視文化全球化為單一過程和單一效應,而應將他與本土反應一併理解。蕭新煌教授甚至進一步指出,有甚麼樣的本土文化,就可以在哪裡看到什麼樣的全球文化,因此對每一個地區而言,全球文化與地區文化似乎也不盡然是針鋒相對概念與實踐。 本課程的目的在探討全球化對文化所造成的影響,並觀察在全球化影響下地區文化的多元發展,並嘗試協助學生經由對台灣本土文化創意產業的觀察,來瞭解全球化情境中在地文化的多元性。探討的範圍從什麼是全球化?全球化對地區文化如何產生影響著手?進一步探討是否有文化全球化或全球文化的實質內涵?最後思考不同社會的文化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如何展現其多元的內涵?授課內容將分成三大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自社會學面向探究「全球化」一詞的內涵、全球化與文化間的關係等基本概念。目的是提供學生對全球化的本質與概念有更清晰的認知,作為探討文化全球化與在地化議題的基本架構;第二部分介紹全球化是經由哪些途徑影響文化的傳播,包括基礎結構、文化市場與文化產業現象,以及文化全球化與在地的反應,和對全球文化的解構;第三部份將探討在全球化情境中,台灣在地文創產業的全球與在地特質,特別檢視本土文化創意產業的個案,以呈現本土文化在全球化影像下的多元面向。 教材及參考書 Bauman, Zygmunt. 1998. Globalization: the Human Consequences. Polity Press. 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願影響。 (譯者:張君玫) 台北:群學出版公司。 Friedman, Jonathan. 1994. Culture Identity and Global Process. SAGE Publications. 文化認同與全球性過程。(譯者:郭建如) 北京:商務印書館。 Peter L. Berger and Samuel P. Huntington. (eds.) 2002. Many Globalizations: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Oxford 杭廷頓伯格看全球化大趨勢 (譯者:王柏鴻) 台北:時報出版社。 Ritzer, George. 1991.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 社會的麥當勞化。台北: 揚智。 Tomlinson John. 2005.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The University of Press. 最新文化全球化 (譯者:鄭棨元、陳慧慈) 台北:韋伯文化。 Warnier, Jean-Pierre. 2003. La Mondialisation De La Culture. 全球文化(吳錫 德譯) 台北:麥田出版社。 以上六冊為指定閱讀教材 Bauman, Zygmunt. 2002.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工作、消費與 新貧。 台北:巨流。 Bocock Robert. 1995. Consumption. 消費。 (譯者:張君玫、黃鵬仁) 台北: 巨 流。 Coleridge, Micholas. 1995. The Fashion Conspiracy. 流行陰謀。台北:時報 Featherstone Mike. 1995. Undoing Culture: Globalization, Postmodernism and Identity. Thousand Oaks, CA.: SAGE. Featherstone Mike.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