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4课 宋明理学 名师精编课件(37张).pptVIP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4课 宋明理学 名师精编课件(37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4课 宋明理学 名师精编课件(37张)

四、宋明理学的影响 1、地位: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对儒学的创新与发展,明初确立统治地位; 2、积极: 对塑造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3、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压制扼杀自然欲求; 4、认识: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你能举出例子来印证理学的影响吗? 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粉身碎骨寻常事 但愿牺牲报国家 ——清·秋瑾 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鲁迅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人戴震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 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 从青春到坟墓的漫长守候,一个女人终身幽禁的明证。 三从四德 “三从”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女同胞 Im sorry 产生的背景 程朱理学 评价理学: 1. 佛、道传播,儒学危机。 2. 唐宋 “三教合一”潮流。 3. 唐宋儒学体系不断更新。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理”是世界的本原 “格物致知”的方法 “存天理,灭人欲” “发明本心”以求理 ①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②“致良知” 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 积极作用:塑造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陆王心学 宋明理学 学派 什么是理学的问题: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建立起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学说。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是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主流学派。 宋明理学由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组成. * ? 20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卷Ⅰ)25.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周孔”到“孔孟”)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卷Ⅰ)24.秦汉借助承天、祭祖加强君权;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君权神授” (卷Ⅱ)25.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卷Ⅰ)40.孔孟儒学、汉代儒学、宋明理学;唐代的儒学复兴;对待孔子与儒学的态度 (卷Ⅱ)24.儒家思想 (卷Ⅱ)40.孟子思想主张、苏格拉底思想主张(法制观念) (3)宋明理学 25.宋代市民价值取向 27.宋明理学 (卷Ⅰ)25.唐代三教地位变化(儒学发展演变) (卷Ⅰ)26.宋明理学对人性的认知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高考考纲: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 其主要思想,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第三讲 宋明理学 学习要求: 1,了解列举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 2,了解宋明理学的内容 (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内涵); 3,理解宋明理学的影响。 材料一: 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儒生们专注于考据与训诂。同时,将现实一切政治的、人生的现象归结为天意。伴随(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不安,王朝更迭,“君臣等级观念”受到质疑。儒家不但不能解释,反而赤裸裸的恐吓人们。儒学出现危机。 一、理学产生的背景 背景一:儒家思想日益僵化而逐渐出现危机 白马寺 太上老君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明帝时期,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 东汉末年,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形成了道教。魏晋南北朝,道教成为为统治者服务的宗教。唐朝,皇帝奉老子为祖先,道教地位很高。 背景二:魏晋以来,佛教传入,道教形成,冲击了儒学 材料二 “三教”是指: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合一”不是儒教、佛教、道教合为一体,而是一种相互吸纳、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唐宋时期,“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背景三:唐宋时期,“三教合一”, 弥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孔子 释迦牟尼 老子 三教图 一、理学产生的背景 [2015·海南单科]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