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写作载体与受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写作 第三章 写作载体与 写作受体 1、掌握写作载体、写作受体、材料、素材、题材、资料、主题、标题、结构的含义。 2、掌握结构的形式、 结构的基本单位。 3、熟悉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4、熟悉主题的提炼与要求。 5、熟悉结构的组合方式。 6、熟悉写作受体的素质。 7、了解材料的作用、 主题的特点、 结构的要求。 8、了解语言的功能、素养、特点、要求。 9、了解写作受体的特点。 10、掌握记叙散文中写景散文的写作技法。 写作载体 —— 怎么写 ——文章 /写作成品 载体 ,科学技术上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 写作载体 ,指写作主体对写作客体认识和反映的物质形式。 写作载体的构成: 内容要素 —— 内质 —— 材料与主题 形式要素 —— 外形 —— 结构与语言 第一节 写作载体的内质 一、材料 (一)材料及其相关概念 1、 材料 —— 各类文体 就是作者为着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以及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现象或理论依据,诸如人 物、事件、情理、景物、数据、例证、名言等。 一、材料 2、 素材 —— 文学创作和文艺评论 指作者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那些未经整理、加工的原始材料。它一般是凌乱的、不完整的。 一、材料 3、题材 ——文学创作和文艺评论 经过作者的集中提炼、加工改制并写入作品中,用来表现主题的材料。 素材与题材的区别: 素材:零星的、分散的、平常的 题材:集中的、连贯的、典型的 一、材料 4、 资料 —— 论文 多指撰写学术论文、实验报告和其他科技文章(如文摘、年鉴、便鉴、综述、评述等)时用来参考和引用的各种书面材料。 资料包括: 原始资料: 档案、原始文献、会议记录、统计报表、调查笔记、文物图片 别人或自己整理加工的资料: 摘要、目录、索引、分类剪报、资料笔记、读书卡片 一、材料 (二)材料的作用 1、 材料与主体认识: 材料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前提 2、材料与主题: 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和表现主题的支柱 一、材料 材料是第一性的 ,主题是第二性的。 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主题是从材料中分析、提炼和概括出来的; 主题一旦形成、确定后,就作为文章的中心,支配材料的选择、使用和安排,主题依靠材料来支持,材料则为表现主题服务。 一、材料 3、 材料与文章形式:材料是构成文章形式的主要成分 ① 材料是安排结构的依据 ② 材料是选定表达方式的依据 一、材料 (三)材料的采集 1、含义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占有材料。 古人把它称为“储材。” 2、 作用 :不仅是整个材料工作的基础,也是全部写作活动的起点。 3、 要求 —— 多 一、材料 茅盾《有意为之——谈如何搜集题材》:“采集之时,贪多务得,要跟奸商一般,只消闻得何处有门路,有货,便千方百计钻挖,弄到手方肯死心,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可称为‘货’的,便囤积,不厌其多。” 一、材料 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俱收并蓄,待用无遗。” 古人:“竭泽而渔” 秦牧 三个仓库: 直接材料 —— 生活中 间接材料 —— 书籍和资料中 人民语言 —— 日常搜集 一、材料 (四)材料的鉴别 1、鉴别材料的含义: 就是比较材料的优劣,分析材料的性质,辨识材料的真伪,掂量材料的轻重,估价材料的意义等。就是解决对材料的认识问题。 一、材料 2、鉴别材料要求 —— 精 就是根据写作目的和要求以及不同文体的需要,对所采集到的感性材料进行精心的鉴别,这样,有可能分清材料的特征、类别、真伪、主次,认清它的表象与实质,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深化。 一、材料 (五)材料的选择 1、选择的含义 :指对经过鉴别的材料进行取舍。 2、选择与鉴别的区别 鉴别:对材料的认识;创造条件; 打下基础 选择:对材料的取舍;立意之后进行 3、选择材料的要求 —— 严 一、材料 茅盾《有意为之——谈如何搜集题材》:“选用的时候,可就要象关卡的税吏似的百般挑剔了:整整一卡车的‘货’,全要翻过身来,硬的要敲一敲,软的要扪一把,薄而成片的,还要对着阳光照了又照,—— 一句话,用尽心力,总想找个把柄,便扣下来,不让过卡。” 一、材料 采集:奸商 贪多务得 不厌其多海量大方 多 选择:税吏 百般挑剔 不让过卡 斗量 小器 严 一、材料 4、选择材料原则 (1) 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主要目的 :用最恰当的材料把主题表现得更为充分、突出、深刻,使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