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杠杆》复习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杠杆》复习 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博白县中学 李志进
【复习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掌握杠杆模型的相关分析、规范画力臂等图;
2. 能熟练判断生活中的杠杆类型;
3. 理解在杠杆平衡条件探究实验中的多次实验的方法和意义;
4. 进一步熟练运用杠杆平衡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解决变力、最小力的问题。
【复习教学难点】
1. 进一步掌握杠杆模型的相关分析、规范画力臂等图;
2. 进一步熟练运用杠杆平衡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解决变力、最小力的问题。
【复习教学设想】
1、让学生以练习的方式先温习相关概念、定义、公式。
2、重点知识技能再详细复习。
3、典型例题先练再讲评,注重当堂练习反馈。
4、还有哪些疑问、困难再加强。
【复习教学过程】
一、回归教材、落实基础
1.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 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支点:杠杜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杠杆的支点。
(找支点是第一步,也是关键,告诉学生可让杠杆转一下)
动力:使杠杆 的力。
在实际确定动力时,要看我们使用杠杆工作时为了达到预期目的,需要杠杆向哪个方向转动,能使杠杆向需要方向转动的力,不论是哪个物体施加的力,就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
阻力:阻碍杠杆 的力。
和确定动力时的方法相同,由力的转动效果来决定,阻碍杠杆向需要方向转动的力就是阻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 叫做动力臂。
动力作用线就是通过动力作用点,沿动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动力臂就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所画的垂线长,也就是几何学中的点到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 的距离叫做阻力臂。
(3)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写成公式就是: 或写成比例式:
(4)生活中的杠杆
杠杆的实际应用中,可分为三类
省力杠杆:其动力臂l1 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 阻力F2,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是实际工作时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 ,即要费距离.如 , 、 等,都属于这一类杠杆.
费力杠杆: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 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 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 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使工作方便,也就是 .如 、 、 、 ,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这类杠杆的动力臂l1 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 阻力F2,工作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 、 就是等臂杠杆。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检查学生课前复习课本的情况,落实本教学内容的基础知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复习做准备。
二、要点回顾,典例精析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再次让学生感受所复习的基础知识,进而设计典型例题,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魅力,并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方法总结,让学生对知识加以归纳总结,形成能力。
(一)杠杆
1. 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O、动力F1 、阻力F2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② 图示杠杆的力臂
例:画出图中力F对支点O的力臂l 。
F
F2
B
O
A
F1
方法总结:
(1)找出支点的位置;
(2)确定动力、阻力、作用线;
(3)从支点作动力、阻力、作用线的垂线;
(4)标垂足,定力臂。
2.生活中的杠杆
①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
例:钓鱼杆、使用筷子、用大扫帚扫地
②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省距离,但费力。
例:开瓶起子、羊角锤起钉子、剪铁皮的剪子
③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也不费力。
例:天平
回归课本: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归课本,体会知识的源头,并加以应用。
下列物体:①开瓶起子;②使用筷子;③剪铁皮的剪子;④钓鱼杆;⑤羊角锤起钉子;⑥用大扫帚扫地;⑦天平,
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①③⑤ ;
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②④⑥ ;
属于等臂杠杆的是 ⑦ 。
3.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目的是使力臂落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 (如图)
② 获取实验数据;
③ 归纳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力×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
F1×l1=F2×l2
两个力与它们的力臂成反比。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出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功及机械能》复习课件.ppt
-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功和机械能》单元复习.doc
-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功和功率》复习课.pptx
-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doc
-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功和机械能》复习课.doc
-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功和机械能》复习课第一学时.doc
-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功和机械能》复习课课件.ppt
-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功率》.doc
-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功和机械能》复习课件.ppt
-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功和机械能》复习教案.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