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酷刑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和国内监督机制相结合的视角.pdfVIP

禁止酷刑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和国内监督机制相结合的视角.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禁止酷刑的理论与实践 ——— 国际和国内监督机制相结合的视角 王光贤 著   上 海 ! 人权既是人类普遍的、崇高的理想和价值追求,也反映着特定历 史时期人们的特殊诉求。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之内,人权保护诉求的 强弱,甚至人权研究的问题具体、深入与否,实质上反映了该集合体 内人性、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张扬程度以及人权保护程度的高低。由 于诸多原因,“免受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 罚”权利的国际保护和国内保护机制在当今世界依然面临着许多障 碍,存在着诸多问题,许多相关理论问题和制度还没有解决和建立、 健全。因此,禁止酷刑在整个国际社会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目标。 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作为国际社会所达成的一个禁止酷刑和 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的专门性、普遍性国际人 权文件,是禁止酷刑国际监督机制的重要体现,有力地推动了禁止酷 刑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因此,本书从国际和国内监督视 角对有关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问 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书将禁止酷刑的理论与实践提升到人权的高度并置于人权发 展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全面论 述和分析了国际反酷刑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并对一些有争议的论题 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具有理论独创性 2 禁止酷刑的理论与实践    和现实针对性。例如,作者剖析了酷刑的概念,归纳了残忍、不人道 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的概念,分析了联合国反酷刑监督机制存 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完善之,等等。既有理论分析,又有 案例研究;既旁征博引,又有可读性。特别是在目前国际人权发展到 重点放在如何有效地执行国际人权标准的阶段,作者在归纳、分析他 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实践后,结合《禁止酷刑公约》的标准,与 我国的反酷刑立法相比较,分析我国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中存在的 问题和原因所在,并相应地提出可行性意见,对完善中国的人权保障 制度、提高人权保障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本书作者王光贤博士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 间,我作为他的导师,见证了他的思想成熟过程。本书是在其获得专 家一致好评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可以看出,作者占有大量 的文献资料,了解、分析了公约缔约国的最新立法和司法的发展情 况,体现了作者具有较强的收集、梳理和分析文献资料的学术研究能 力,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全书的结构完整,注释规范,文字流畅,表 达清晰。 当然,禁止酷刑涉及许多国际法和国际人权法的重要理论和现 实问题,某些重点问题仍然是整个国际社会需要解决的持久命题,值 得继续跟踪和深入研究。因此,本书的出版将不仅以其较高的学术 价值可资理论界深入研究的借鉴,而且可供立法、外交、司法和执法 人员、部队官兵、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学生以及所有致力于或关注禁止 酷刑和其他一切形式不人道或有辱人格行为的人士作为重要参考。 值此书稿付梓之际,欣志数语,以为序。 最高人民法院、武汉大学法学院 万鄂湘 年 月于北京 2007 1 # $ % 如何在全球范围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 遇或处罚,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联合国《禁止酷刑和 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以下简称《禁止酷 刑公约》)作为一个专门性公约,对于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 人格的待遇或处罚的禁止、惩治和预防作了具体规定,为国际社会反 酷刑运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撑。本书以历史、理论、现实为 脉络,运用逻辑归纳、比较分析、宏观审视与微观剖析相统一的研究 方法,对《禁止酷刑公约》的主要法律问题以及其缔约国的相关实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