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柳永词两首》第2课时同步练习.docVIP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柳永词两首》第2课时同步练习.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第2单元 第4课柳永词两首2 一、双基夯实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重湖(chónɡ)  珠玑(jì)  千骑高牙(jì) B.罗绮(qǐ) 叠(yǎn) 暮霭(ǎi) C.雨霖铃(lín) 都门(dōu) 无语凝噎(yè) D.天堑(qiàn) 羌管(qiānɡ) 参差(chā) 【答案】 B(A.玑:jī;C.都:dū,噎:yē;D.差:cī)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寒暄 白内瘴 世外桃源 桃园结义 B.藉贯 黄粱梦 首当其冲 手屈一指 C.家具 林阴路 欢呼雀跃 声名鹊起 D.修葺 终身制 心无旁鹜 趋之若骛 【答案】 C(A.白内障;B.籍贯、首屈一指;C.书写全对(特别要注意“林阴路”这个短语,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荫”字在“树阴”、“林阴道”两处改为“阴”字);D.心无旁骛、趋之若鹜(“骛”,动词,追求;“鹜”,名词,野鸭子)) 3.下列对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一样深。 C.“云树绕堤沙”一句,写入云的高树环绕着钱塘江堤的沙路,写的是江边之景。词人要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从城市东南流过的钱塘江。 D.“怒涛卷霜雪”一句,写奔腾的江涛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是水上。“天堑无涯”一句,则补足钱塘江的雄伟、广阔和险要。 【答案】 B(“多情自古伤离别”中的“自古”一词不是“和古人一样”的意思,而是“从古到今”之意,所以B项理解不准确) 4.对词中语句的解读和对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都门帐饮无绪”,与落笔四字呼应,这一句明写送别的地点,同时暗示了送别时的情感。“无绪”即没有心思,将词人的情感世界置于送别的大环境之中。 B.“此去经年……更与何人说!”——我这一走,至少得有一年,恋人啊,纵然有良辰美景,也形同虚设;纵然有深情蜜意,我还能向谁诉说?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为眼前之景,是实写;“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想像之景,为虚写。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是直抒胸臆之笔。 【答案】 C(“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想像之景,为虚写) 5.对《雨霖铃》上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寒蝉”、“长亭”、“晚”等词点明了节令和地点。通过对景色铺写为下文设伏笔。 B.“都门”两句以精练之笔,写实的手法刻画了一对恋人分别时的典型环境和典型心理:一边留情正浓,一边兰舟催发急。 C.“执手”两句紧承上二句,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深挚的感情,形象逼真,凝炼有力。 D.最后两句,以“念”作为领起,上承“凝噎”,下启“千里”以下,一气流贯。“沉沉”着色轻淡,写尽了若有似无的离情别愁。 【答案】 D 阅读《雨霖铃》,回答下面的问题。 6.对词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幽静清新的景色,表达作者恬淡自适的心情。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意思是说伤离惜别,自古都这样,更何况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了旅人前途的广阔。 D.“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是虚实结合,刻画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 【答案】 B 7.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杏花春雨江南。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答案】 C 8.下面各句均摘自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古诗词,说说这些诗句有何共同之处,试用《雨霖铃》中的一句词加以概括。 ①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③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④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⑤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⑦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⑧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些诗都表现了离别的悲伤,即多情自古伤离别。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雨霖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91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21144233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