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15课 辛亥革命 名师精编课件(08岳麓版必修1).ppt

高中地理第15课 辛亥革命 名师精编课件(08岳麓版必修1).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第15课 辛亥革命 名师精编课件(08岳麓版必修1)

(1)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2)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权。 不同视角看胜败 鲁迅作品看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他(阿Q)对革命的解释:第一是报私仇,第二是拿东西。 “革命党虽然进了城……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带兵的人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药》 《阿Q正传》 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变成愚昧群众所想象医治病者的良药:资产阶级脱离群众。 1.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适合(  )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与民主性 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 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2.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 A.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迫使清帝退位 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3.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墓前也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中山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辛 亥 革 命 列强侵华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中国一步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农民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2、能够说出辛亥革命大致经过及相关史实 3、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失败的原因 学习目标: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课程标准: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从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 革命果实期间,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封 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 标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全过程。 狭义:发生在1911年的武昌首义 。 走向共和 材料一:甲午战后中国国势艰危,日本的胜利极大刺激了西方列强,俄国为在中国东北扩张势力,纠合德国和法国“干涉还辽”,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此后数年,列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中国主权。 ——必修一P58? 以下两段材料反映出当时中国出现了什么问题?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材料二:“量中华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是岂非煌煌上谕之言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割我同胞之土地,抢我同胞之财产,以买其一家一姓五百万家奴一日之安逸,此割台湾、胶州之本心,所以感发五中矣。咄咄怪事,我同胞看者!我同胞听者! ——邹容的《革命军》 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材料三: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 这两段材料说明当时中国又出现了哪些新的因素?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学说的传播。 材料四:邹容的《革命军》大力赞扬和鼓吹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君主专制,恢复人民应当享有的民主权利。《革命军》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风行海内外。销售达一百万册,占清末革命书刊的第一位,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1.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 训练新兵、奖励实业、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改革官制等。 2.预备立宪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各国宪政。 1906年,清政府下诏“仿行宪政”。 1911年成立内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