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doc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 年第 3 期 ( 总第 188 期)  税务与经济 Taxation and Economy  No. 3 May 15,2013 ( Serial No. 188) 檵檵檵檵檵殝 经济纵横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 张晓红,韩俊江,王天鑫 ( 东北师范大学 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摘  要]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是控制医疗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保障新农合制度长期稳定运行的重 要手段。其本质是以预付制取代后付制,将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发挥至最大化,全面实现医疗机构补偿 机制和激励机制的转换。改革应坚持三个“加强原则”,即加强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实施总额预付原则; 加 强门诊统筹,实施按人头付费原则; 加强大病保障,实施按病种付费原则。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支付方式; 支付标准; 补偿机制;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R197.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9339( 2013) 03 - 0056 - 04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标准的提高和参合人数的持续增加,统筹基金的规模也逐年扩大。 如何科学、高效、合理地使用统筹基金,使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最大化,减轻患病农民家庭经济负担,保障 参合农民合理的权利诉求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支付方式改革是控制医疗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保障新农 合制度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截至 2012 年 6 月底,全国参合人数超过 8. 1 亿人,参合率超过 95% ,最 低筹资标准达到 300 元。但近年来,医疗机构涉嫌套骗取新农合医保基金的案件时有发生,表现为对患者 进行不合理检查、自行加收费用、开大处方、将自费项目擅自改为医保内项目、伪造假病历挂床等一系列严 重违规骗保事件频发。本文试图探索新农合支付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探析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存在的问题 200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 [1] 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保障基金合理使用的基础上,全国各地对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进行了大范围集中性的 探索。与此同时,各种问题也相继突显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支付方式改革的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随着全国医疗体制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支付方式改革 已成为备受业内人士关注的大事,由此导致了各地新农合经办机构过分看重改革的重要性,一味地为完成 医改任务而实行支付方式改革,却忽视了支付方式改革的真正目标,错误地认为目前按服务项目付费模式 是工作不积极的表现,而实行总额预付制、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DRGS 等新的付费模式才是正确的改 革理念。单纯地从理论上讲,支付方式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不同的付费方式对医疗服务的提供行为影响 作用不同,对医疗管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片面和错误的理念导致部分统筹地区在支付方式的选择上存 在较大的随意性,一些地区在前期未进行充分调查统计的情况下,任意选择相对容易测算和管理的按病种 付费方式,并未考虑配套支付标准的测算问题。例如,个别县合管办未进行支付方式改革前对县级医疗机 [收稿日期]2012 - 01 - 16 [作者简介]张晓红( 1982 - ) ,女,吉林通榆人,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宣教科科长,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硕士研究生; 韩俊江( 1961 - ) ,男,吉 林 四 平 人,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商 学 院 教 授,博 士 生 导 师,中 国 社 会 保 险 协 会 理 事; 王 天 鑫 ( 1990 - ) ,女,吉林白城人,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56檵殝檵殝檵檵檵檵檵殝的监控作用,完善支付制度,积极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制等付费方式。” 在贯彻 檵殝 檵殝 檵檵檵檵檵殝 的监控作用,完善支付制度,积极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制等付费方式。” 在贯彻 构医治单纯性阑尾炎的限价为 1 500 元,但实行按病种付费后,医治单纯性阑尾炎的定价变为 3 000 元,费 用不仅未下降,反而增长了 100% 。而对总额预付与总额控费的概念理解不清晰,导致了在实行总额预付 制时并未对医疗机构形成实际的付费压力,基金结余率要求的不规范,使得费用的控制时紧时松,并未形 成总额预付的预想支付格局。 2. 支付标准的测算不够科学合理。各地在支付方式改革过程中,往往更侧重支付方式的选择,而忽略 [2] 制。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制、按人头付费等支付方式在支付标准的要求上都比较严格,各地在支付标准 的制定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病种费用的制定多数选择前 2 ~ 3 年的医药费用平均值作为付 费标准,或在次均住院费用基础上上下浮动一定比例作为付费标准等等,这些费用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