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及冷凝管布设方案
附件七: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及冷凝管布设方案
根据对往年同季节气温进行统计,本地区9月16日~10月15日每天高温一般不超过25℃,10月16日~11月15日每天高温一般不超过15℃。根据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49#和54#两个机位处于9月16日~10月15日期间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50#~53#机位处于10月16日~11月15日期间进行施工。因此,考虑混凝土水化热环境因素时,49#和54#两个机位按照25℃大气温度进行计算,50#~53#机位按照15℃大气温度进行计算。计算时,考虑海水对流,按照海水温度低于大气温度5℃进行计算。
1、单位系统
质量单位:kg;力的单位:kgf;能量单位:kcal,1kcal=4.186kcal,考虑使用海水降温,使用kcal作为能量单位更利于计算;长度单位:m;温度单位:℃;时间单位:h。
2、混凝土参数
比重:2500kg/m3;导热系数:2.02kcal/(m.h.K);对流系数:19.84kcal/(㎡.h.K);比热容:0.23kcal/(kg.K)。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考虑自拌C45混凝土现场养护条件28天强度等级为50Mpa,达到70%强度(31.5Ma)所需时间为25℃3天,15℃7天。考虑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胶凝材料根据发热量全部折合成水泥掺量为450kg/m3。C45混凝土在25℃和15℃天气环境下的强度发展曲线如下图左图和右图所示。(备注:图中强度单位为kgf/㎡。)
3、温度要求
(1)混凝土表里温差不得超过25℃,表层温度取混凝土面以内5cm位置,内部温度取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混凝土表层温度和环境温度差不得超过20℃。降温速度不宜超过2℃/d。
使用midas软件建立模型计算模型。为更加直观的观察混凝土部的温度应力,建模时采用只建立1/2模型,但进行整体对称计算的方式。为简化计算,直接将承台模型简化成圆柱结构。建立的模型如下图所示。
使用软件进行计算,混凝土在25℃、15℃环境下内外温度发展曲线如下图所示。
25℃
25℃
25℃时,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可达到71℃,外表最高温度可以达到36℃,表里最大温差最高可达到40℃,不满足规范要求。
15℃时,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可达到62℃,外表最高温度可以达到23℃,表里最大温差最高可达到42℃,不满足规范要求。
使用同样方法,也可以算出环境温度在10℃时内外温差也不满足规范要求。
综上,需要在混凝土内部采取降温措施来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内部发生损伤,避免表面产生裂缝。
4、冷凝管布设方案
针对环境温度不同,采用不同的冷凝管布设方案,以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考虑通用性,两种方案冷凝管采用同种规格,均为DN32管径的PE-RT地暖专用管,使用海水进行冷却,流量为2.5m3/h,取海水通过冷凝管对混凝土的对流系数为320kcal/(㎡.h.K)。冷凝系统如下图所示。
方案一适用于49#和54#机位。冷凝管分5层进行布设,顶层距承台表面45cm,层距90cm,环距75cm,每层使用1根管,设置出口和入口各一个,如下图所示。
方案二单层布设方式与方案一相同,但层距和层数不同。层数改为3层,首层距离承台顶端1m,层距为1.5m。使用midas软件建立冷凝管模型如下图所示。
通水时间为混凝土浇筑后8~72h,分别计算两种环境温度下的水化热情况。经计算,25℃时浇筑后8h在冷凝水通入之前,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为38℃,表层温度为32℃,此时开启冷凝水开始进行降温工作。8h时温度云图如下。
通过降温,25℃环境温度下混凝土温度发展曲线如下图所示,最高内部温度为54℃,发生在浇筑后32h,最大表层温度为35℃。表里最大温差为23.5℃,表层和环境最大温差为10℃,满足规范要求。
但浇筑32h后按此方案持续降温会造成降温速度过快,达到4℃/d,因此在达到32小时以后必须根据现场实测温度情况来降低冷凝水的流速。浇筑32小时后关闭冷凝水管的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其最高表里温差为24.5℃,满足规范要求。
通过降温,15℃环境温度下混凝土温度发展曲线如下图所示,最高内部温度为33℃,发生在浇筑后60h,最大表层温度为22.5℃。表里最大温差为25℃,表层和环境最大温差为7.5℃,降温最高速度为1.8℃/d,满足规范要求。
5、说明
(1)方案一仅适用于49#和54#两个机位,开始通水时间为浇筑后8h,理论停水时间为浇筑后32h,流量均为2.5m3/h。
(2)方案二适用于50#~53#四个机位,开始通水时间为浇筑后8h,理论停水时间为浇筑后72h,流量为2.5m3/h。
(3)不管采用何种方案,均需对内部和外部温度进行掌控,根据实测温度对流量进行调节。停水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4)温度探头埋设位置:垂直方向布置3层,分别为距离顶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