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引 论
佛教逻辑起源甚早 ,自佛 陀说法 以迄佛灭后五百年 间,“论法初
行,散见四阿含诸小乘论”。①其间印度其他哲学派别亦应论辩之需
而建立多种论法,至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 (Kaniska)时代 (约公元
129— 152年在位 ),已形成原始形态 的逻辑系统 。如迦腻色迦王 的
御医遮罗迦 (Caraka)在 《遮罗迦本集》第 3编第 8章中所论述的 44
项论议原则,当是流传于当时的论法理论的总结。其 目如下: 1.论
议 ;2.实 ;3.德 ;4.业 ;5.同;6.异 ;7.和 合 ;8.宗 ;9.立 量 ;10.反
立 量 ;11.因;12.喻 ;13.合 ;14.结 ;15.答 破 ;16.定 说 ;17.语 言 ;
18.现 量 ;19.比 量 ;20.传 承 量 ;21.譬 喻 量 ;22.疑 惑 ;23.动 机 ;
24.不 确 定 ;25.欲 知 ;26.决 断;27.义 准 量 ;28.随 生 量 ;29.所 难
诘 ;30.无 难 诘 ;31.诘 问;32.反 诘 问;33.语 失;34.语 善 ;35.诡 辩 ;
36.非 因;37.过 时 ;38.显 过 ;39.反 驳 ;40.坏 宗 ;41.认 容 ;42.异
因; 43.异义; 44.负处。上述 44目可归为十个大问题:
第一,论议(1);②
第 二 ,论 法(2、3、4、5、6、7);
第 三 ,论 证 与 反 驳(8、9、10、11、12、13、14、15、31、32、38、39);
第 四,定 说(16);
第 五 ,知 识 的来 源(18、19、20、21、27、28);
第 六 ,思 择 决 定(22、23、24、25、26);
第 七 ,语 言 问题(17、29、30、33、34);
① 吕澂 《因明纲要》第 4页 (商务印书馆 , 1926)。
②括 号 中的序数 即 44目的原序数 ,下 同 。
第 2 页
第八 ,诡辩( ;
第 九 ,虚 假理 由( ;
第十 ,负处(
由上述十类可 以看 出, 目基本上是有序 的,只须略作调整即可理
出头绪,但这也反映出初期论法理论稚拙的面貌。
与此差不多同时代或稍后,小乘论师所撰 的 《方便心论》也应运
而 生 。 《方便心论》是佛家最早的一部逻辑专著,是小乘论师针对
当时诸种论法的分歧而作,其论法与 《遮罗迦本集》所说的论议原则
有不少相同之处,有时连用例亦相仿,这说明二者都取材于前人积累
的论法 ,并在此基础上加 以取舍和总结的。所 以 《方便心论》云:“为
开诸论 门,为断戏论故 。”正是如此 ,所 以其首颂云:“若能解此论 ,则
达诸论法。”《方便心论》分 四品:第一 明造论 品,第二 明负处品,第三
辩正论品,第四相应品。其中以第一明造论品最为重要。
第一,明造论 品。此 品论述 了“八种深妙论法 ”,即 譬 喻; 随
所执 (宗义 ) 语 善 ; 言 失 ; 知 因 ; 应 时 语 ; 似 因; 随
语难 。
第 二 ,明负处 品。此 品列 出十七 种 负处(败 北 的情 况 ),但 未标 明
序数,更没有分类 。细检原文,这十七种负处约可归为 类 。第一类
是关于理 由错乱 的负处,有三种: 语 颠 倒; 立 因不 正; 引喻不
同。第二类是关于论辩时智慧短缺的负处,有六种: 应 问不 问;
应答不答; 三说法不令他解; 彼义短缺而不觉知; 他正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