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添加剂法律之困
犯罪分子在食品中使用了禁用的添加剂或者滥用、多用合法食品添加剂,短期内很难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导致危害后果很难被及时发现。这是大多数案件选择轻判的主要原因
今年7月,辽宁营口警方破获系列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查获6000多公斤有毒有害食品,端掉7个黑加工点。犯罪嫌疑人2012年以来先后从河北、山东等地购进工业明胶800余吨,销往全国8省161个县(市、区)的1000余商户,用工业明胶作为添加剂制作皮冻等食物进行市场销售,涉案总金额超过1亿元。
诸如此类,由添加剂引发的大至三聚氰胺奶粉、工业明胶老酸奶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小至个体经营者制作假牛肉、制作有毒炸鸡排等案件层出不穷。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食品添加剂”为关键词检索发现,从2011年到2016年,共有4200余份相关的刑事裁判文书,其中大部分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判刑。其中,2016年8月的30起食品添加剂相关判例中,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性的仅3例,犯罪嫌疑人分别被判处一年左右有期徒刑,而其余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的犯罪嫌疑人则大多数被判处缓刑。
尽管食品安全问题一次次地敲响警钟,各部门也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从平均每年近千起的相关案件判决以及仍然频发的添加剂刑事案件可以看出,对滥用添加剂现象的刑事打击任重道远。
轻刑下的铤而走险
常州苏诚食品有限公司用牛肉膏等食品添加剂将鸡肉和猪肉的混合物制成了牛柳,成为了各大超市的畅销品,销量好的时候一天就能卖出两吨多。真相曝光后,当地消费者惊呼,“原来我们吃了几年的假牛肉,却一直以为自己享受着价廉的美味。”
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总是在想方设法吸引消费者。用廉价的猪肉鸡肉充当牛肉,在炸鸡、火锅中添加罂粟壳等等行为,他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通过不正当竞争,获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近期,浙江慈溪市检察院公布的一份食品安全犯罪分析报告中指出,违法成本低成为当前食品安全犯罪屡禁不止的一个原因。在该院近10个月的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判决情况看,包括使用工业松香褪毛案件19件34人,使用双氧水浸泡鸡爪案件22件35人,毒豆芽案件4件9人,共进行有罪判决76人,其中缓刑率达到51.32%,缓刑所占比重较大;判处实刑37人,刑期幅度均在8个月至1年6个月之间。
在江苏常州假牛肉案件中,负责侦查工作的公安机关要求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引导侦查,为了尽量减少在办理这种罕见案件的错误。据办案人员透露,之前在常州其他某区查获的一起违规加工肉制品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用双氧水煮泡发霉发黑的牛肚牛杂制作肉制品销售,却因为相关职能部门不能够提供相关鉴定证据而导致涉案人员被轻判。这也成为一线的办案人员也在适用上疑惑之处。
“犯罪分子在食品中使用了禁用的添加剂或者滥用、多用合法食品添加剂,能够获得高额的利润回报,但由于在短期内很难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导致危害后果很难被及时发现,而相关法律以出现人身损害作为法定从重情节。”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检察检察官李虎俊认为这是大多数案件选择轻判的主要原因。
2015年,福建省高级法院出台了办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刑事案件指导文件指出,为防止相关案件因未作检测、鉴定等而降格处理,明确了该类犯罪案件严格依法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明确了不适用缓刑、免刑的具体情形,在程序上对缓刑、免刑限制运用。该指导文件同时表明,针对惩办滥用食品添加剂等犯罪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在犯罪金额认定,有关检验鉴定、新类型犯罪行为定性、法律和政策把握等方面都急需规范。
“之所以在高压之下仍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首要原因是犯罪成本过低。以廉价的食品添加剂或者非法添加剂换取正常经营数倍的利润,一旦东窗事发却未必会有牢狱之灾,导致很多不法经营者仍然前赴后继”。李虎俊说。
类案不同判的尴尬
北京农学院教授仝其根经常能接到了老家的陌生电话,向他询问现在馒头中的食品添加剂能用什么,因为当地不少在馒头中使用明矾的个体经营不仅遭到了罚款,有的甚至还被追究的刑事责任。
2014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指出,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换言之,馒头、油条中不能使用明矾等含大量铝成分的发面剂。此外,按照食药监局等执法部门做法执法依据参照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规定,铝的残留量要小于等于100mg/kg。一旦超过这个标准,个体经营者违规使用的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事实上,在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领域,我国法律有着特殊的原则。通常地,刑法采取“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原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吾辈自强主题党课PPT.pptx VIP
- 承台土方开挖施工方案.pdf VIP
-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 Reading for Writing 导学案(含答案).docx VIP
-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doc VIP
-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课件.pptx VIP
- 重庆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ppt VIP
- 某楼盘项目首期开盘营销工作倒排计划.xlsx VIP
- 2022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基础题).docx VIP
- 《尿石症的诊断和治疗(2025EAU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