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焉耆龙王到河西龙家龙部落迁徙考.pdfVIP

从焉耆龙王到河西龙家龙部落迁徙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煌研究 1997 年第 2 期 从焉耆龙王到河西龙家 ——龙部落迁徙考 陆庆夫 龙部落, 俗称龙家, 是晚唐归义军时期活跃在河西地区的一支部族。敦煌文书中有 不少关于龙家的资料, 借助这些资料及正史中有关记载, 我们不难对龙家的归属及其迁 徙历史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 先说龙家的归属, 考察一下龙部落是从哪里来到河西的。 关于这个问题, 写于唐光启元年 (885) 的敦煌文书 367 号 《沙州伊州地志》“伊 S 州”条下有明确记载: 龙部落本焉耆人, 今甘、肃、伊州各有首领, 其人轻锐, 健斗战, 皆禀皇 ① 化。 这条材料简单明了, 概括全面, 可信性强, 应是我们认识龙家归属及其迁徙、流布 的一个重要依据。由此出发, 可以判知, 那些自西而东流散于伊州、肃州、甘州等丝绸 之路重镇的龙家人, 当来自碛西的焉耆国。 能够用来支持这条材料的较有力的证据是一首河西当地诗人武涉写的 《上焉祗王 诗》, 此诗抄写于 3328 号卷背, 每四行一换音员, 共长三十二行。兹据缩微胶片并参考 P 《敦煌宝藏》释录如下: 天生殊异焉祗王, 壮志年过四十强, 威名已振三边外, 忠孝双全四海扬。 威逢 (风) 磊落谁不羡, 意气风传未曾见; ( ) 神凝□雪寒远风, 心对江胡 湖 净如练。 堂堂美貌堵三端, 盈路行人 刮 目看, 169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家中日夕笙歌满, 沥上怨胞巡出兰。 ( ) 神圣□□见相次, 宝辈 贝 金帛每年赐; 福禄诤高北斗齐, 前贤后哲难相似。 宀 ( ) ( ) 条 ( ) 有时出腊 猎 马呈 聘 荒郊, 马总马金 鞍 西转豪; 教出杖□箭下运, 苍鹰望下不曾抛。 芬芳桃李纵横撞, 能令将相情怀重; 理事和平惬异乡, 吐言成玉人皆诵。 ( ) 延 筵 开绿钗对红炉, 烂漫欢娱伴酒舞, 东阁英房常待客, 黄金用尽为尔蒲。 谁怜没落离家子, 急苦愁容今若此。 傥谁方烦出沆泥, 他时赐节门阑事。 ② 这首诗一开头就指出这位焉祗王状貌 “天生殊异”, 言其非汉人可知。“焉祗王”三 字更明白无误地点出了此人的身份, 这里的 “祗”当同 “耆”字。这首诗没有标明年代, 但此诗却抄在同一卷号一篇题为 《天台分门图》的佛教文书背后,

文档评论(0)

10931015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3113434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