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本科教育质量总结-河套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术本科教育质量总结-河套学院

PAGE PAGE 7 美术学专业建设成果总结 美术学专业自从2012年升本成功后,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办学定位 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具有科学与人文基本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美术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美术教育理论及教育方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事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美术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设置 本学科设置美术学(师范教育)、美术学(广告设计)两个专业方向。2012级本科学生60人,2013级本科学生71人,2014级本科学生86人,2015级本科学生100人,共计317人,生源质量良好。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美术学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2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26%;讲师13名,比例48%;助教7人,比例26%。硕士10人,在读博士1人,比例37%。年龄结构:50~65岁2 人,占7%;35~49岁11人,占41%;25~35岁14人,占52%。美术专业教师已形成了老中青递进梯队、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附表)现有教师队伍情况 序号 姓 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专业 技术 最高 学位 专业 学历 1 邢秀 男 1954.6 教授 汉语言文学 本科 2 张建国 男 1952.6 教授 美术教育 本科 3 瞿彦军 男 1967.11 副教授 学士 美术教育 本科 4 王春霞 女 1971.3 副教授 美术 本科 5 董 茹 女 1967.7 副教授 学士 美术 本科 6 乌 兰 女 1968.4 副教授 学士 美术教育 本科 7 李亚明 女 1975.9 副教授 学士 美术教育 本科 8 石 鑫 男 1974.1 讲师 学士 美术专业 本科 9 郝淑宝 男 1977.3 讲师 学士 艺术设计 本科 10 张磊 男 1988.11 助教 硕士 设计艺术学 研究生 11 杨立志 男 1978.5 讲师 学士 油画 本科 12 徐和平 男 1980.12 讲师 学士 室内设计 本科 13 任丽娟 女 1979.7 讲师 美术教育 本科 14 吴 军 男 1980.6 讲师 学士 美术专业 本科 15 郁燕飞 女 1981.9 讲师 学士 艺术设计 本科 16 席亚娜 女 1979.5 讲师 硕士 美术学 研究生 17 王芬 女 1985.12 讲师 硕士 广告设计 研究生 18 苏娜 女 1984.5 助教 学士 美术学 本科 19 马奕兰 女 1980.9 讲师 学士 室内设计 本科 20 娜仁格日勒 女 1984.9 助教 学士 美术学 本科 21 周 易 男 1976.10 助教 硕士 美术教育 研究生 22 王志伟 男 1980.6 助教 硕士 美术学 研究生 23 丁诗瑶 女 1982.6 助教 在读博士 广告设计 在读 24 陈双根 男 1983.8 助教 硕士 国画 研究生 25 李烨林 男 1986.12 助教 硕士 艺术文化 研究生 26 张同媛 女 1986.8 助教 硕士 视觉传达 研究生 27 孙佳 女 1982.5 助教 硕士 美术学 研究生 这只教学团队知识结构合理,教师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近五年来,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和画册8余部,多幅绘画作品在各级各类画展中入选或获奖。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对包括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根据我校美术学专业的自身特点采用“2+1.5+0.5” 四、专业教学改革成绩显著 (一)构建有特色的社会与教学相联系的教学体系,面向区域经济、文化实践和市场需求建立具有较强应用性的美术学专业应用方向,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保证原有的传统专业油画、国画的基础上再建立1个符合市场需求的艺术设计专业方向。 (二)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应用型的实践课程体系,进行美术学专业实训课程体系与应用能力的协调发展的研究,将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与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逐步从美术教师到各类美术应用人才,还可以是跨学科的艺术设计人才,强调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构建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三大类别;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方向必修课、专业方向任选课五大模块,让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扎实的专业基础,适应多元化工作岗位的需求。 (四)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简单和陈式化;改变课程执行中重课堂、轻运用的问题。课程和岗位融通,教学中紧扣每个知识点和技法环节,深入市场和应用实际,实现教学与职业能力要求的紧密衔接。 五、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实训提供全方位保障 (一)美术学专业已建设绘画实验实训中心、计算机实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