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机械设备检查与控制要点(PPT 131页).ppt

  1. 1、本文档共1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型机械设备检查与控制要点(PPT 131页)

;第一章 大型施工机械事故案例分析 第二章 施工升降机控制要点 第三章 塔式起重机控制要点 第四章 物料提升机控制要点; 鉴于起重吊装设备安拆不规范、维保走过场、违规操作等因素,导致建设工程起重吊装安全事故不断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2004-2012 年我国建筑施工事故的统计分析,从图表中的数据看出,其中起重吊装事故成在逐年增加趋势,我们必须引起重视,并加强施工现场大型起重吊装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见下图。         ;*;  根据对事故的统计分析,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的比例:作业为(36.84%)设备为(47.37%)。其中作业因素中主要是因为作业姿势、操作规程的不规范(88.9%),大部分是由于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在脚手架、塔吊使用中造成高处坠落事故。;而在设备因素中,则是由于建筑施工设备本身的安全性考虑不足(42.9%)、设备缺陷(42.9%)等质量问题造成安全隐患,如对塔吊和施工升降机等垂直运输机械的安拆、使用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导致坠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品配备不足,也使高空作业人员在发生高处坠落时失去了最后的安全保障,引发了较多的高处坠落事故。; 事故经过 2012年9月13日11时30分许,在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东湖景园还建楼C区7-1号楼建筑工地,操作施工升降机的司机李桂连将施工升降机左侧吊笼停在下终端站,按往常一样拔出电锁钥匙,关上护栏门后下班。 ;到中午13时10分许,李桂连仍在宿舍正常午休期间时,准备到该楼顶楼施工的19名工人擅自将停在下终端站的施工升降机左侧吊笼打开,携施工物件进入左侧吊笼,启动施工升降机上升。当吊笼运行至33层顶楼平台附近时突然倾翻,连同导轨架及顶部4个标准节一起坠落地面,造成吊笼内19人当场死亡。;直接原因是: 最后加的一组标准节与原来的标准节没有进行有效连接,有两个连接螺栓没有螺帽。 主要原因: 1.安装单位和安装人员不负责任,螺栓不上螺帽,也不检查。 2. 加节后没履行检查验收程序。 3. 没按规定对设备进行周检和月检,没发现标准节螺栓无螺帽这一致命隐患, 4.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施工升降机的外笼门无门锁和操作台电锁失效,任何人都可随时进入吊笼内启动设备。 5.没严格执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规定。 以上五条中,只要做到任何一条都不会发生该起事故。 ;螺栓只有螺杆,没有螺母; 2013年4月19日上午11点08分,在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水晶郦都二期二组团12#、13#楼项目,一QTZ63塔机起吊布料机配重砂葙(约500kg)到12层屋面卸载时,发生塔机塔身中部以上整体倾倒,造成2人死亡。;原因分析: 1、在安装前未对设备进行检查,起重臂与回转塔身连接耳板已断裂,没有进行处理 ,将存在有重大危险的设备安装上去。 2、附墙装置乱搭接,自己施焊,其焊缝承受不了相应的拉力。 3、平时的周检查和月检查不负责任。安装单位到工地只是签个字就走了、司机的班前检查根本就没做。 ;一、基础 1.当采用地面基础时,其承台处的地耐力应达到150KPa,且设置排水沟; 2.如基础设置在地下室顶板、楼面或其它下部悬空结构上时,应对基础支撑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有验算书。 ;二、外围笼 1.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外围笼和笼门高度高度均应有1.8mm。 2.外笼门与门框应有上锁耳环,非工作状态下,应锁住(见图一)。 ;;3. 外笼门机械锁装置:当吊笼在工作时离开承台后,外笼门应打不开。(见图二a、b) ;;;三、吊笼 1. 吊笼结构无变形或工作时无晃动。 2. 进出料门机械联锁:当吊笼在工作时离开承台后,进料门应打不开。 进出料门应装机械锁钩以保证运行时不会自动打开。(见图四);;;;;;;;;;;;;;;;;;;;;;; 钢丝绳式货用施工升降机,对额定载重量不大于320kg的,钢丝绳直径不得小于8㎜。 八、标准节 标准节应保证互换性。拼接时,相邻标准节的立柱结合面对接应平直,相互错位形成的阶差应限制在0.8㎜内。 ;;;;一、承台基础 1.承台基础的三种型式: (1).桩基础,当地耐力达不到200KPa时,应采用桩基础(见图一)。 (2).地耐力达不到要求,且基础在地下室,同时塔机的独立高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按JGJ196-2010标准采用组合式基础(见图二)。 (3).自然基础,地耐力和安装环境均满足要求时,采用平板基础(见图三)。 ;2.检查要点: (1)检查承台制作验收记录,是否按基础图布置的钢筋(隐蔽工程)。 (2)承台几何尺寸:目前使用的塔机大部分为630~ 12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