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去国汶化华文祭2005年华文文化研究会议-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DOC

去国汶化华文祭2005年华文文化研究会议-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去國?汶化?華文祭:2005年華文文化研究會議 暨文化研究學會年會 議 程 ⊙ 會議時間:2005年1月8 ~ 9日(星期六、日) ⊙ 會議地點:交通大學人社二館 2005年1月8日星期六 8:00 ~ 8:30 報 到 8:30 ~ 9:00 開 幕 式 交通大學張俊彥校長、文建會陳其南主委 9:00 ~ 11:40 第 一 場 會 場 一 場地一:110室 A. 重繪亞太城市:消費、流行、跨國市場 會 場 二 場地二:210室 B. 文化離散、離散文化 會 場 三 場地三:326室 C. 文化編目、翻譯與流動 A1:上海,台灣的 主持人:陳清僑 B1:離散、移民與文化差異 主持人:周英雄 C1:汶化、語言與翻譯政治 主持人:邱漢平 李政亮 台北、上海與中國小資 劉世鼎 將亞洲「親美」的主體性問題化:海峽兩岸作為另類的參照框架 王志弘 翻譯與學術發展:社會人文學類翻譯引用初探 黃宗儀 全球都會區域連結的跨國身份想像:以上海與台北為例 黃亦兵 流亡與鬼魂:當代大陸中國詩人的海外想像--以顧城為例 張盈堃 郭瑞坤 批判教育學只是個名—關於翻譯政治的討論 孫瑞穗 華人全球主義的在地與跨域建構:以「上海新天地」為例 回應人:楊念群、張淑麗 李育霖 游牧在語言「之間」:台灣現代文學中的語言地形學考察 汪宏倫 奇怪的異鄉人(The Strange Strangers):「上海台灣人」的社會位置與主體性初探 蔡玫姿 汶化中國的譯 / 義以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翻譯個案為例 回應人:陳清僑、朱元鴻 回應人:宋文里、柳書琴 11:50~13:00 午餐 13:00 ~ 15:00 第 二 場 A2:重繪亞太城市 主持人:畢恆達 B2:文化離散與身份展演 主持人:單德興 C2:太平洋戰爭前後的文化流動、擴張與體制化 主持人:黃金麟 陳燕遐 後現代/後殖民文化論述中的旅行隱喻 胡慧如 試論台美移民藝術家創作中的跨越(in-between)性:以李明維一九九四年以來的相關作品談起 許秦蓁 文化台商在上海:日據時期台灣人劉吶鷗(1905—1940) 劉俊裕 重繪「光明之城」:前殖民城市生活倫理與後殖民全球歷史之交匯與重構 盧玉珍 去 “中國” 化的漂泊指符:談華美舞蹈家在美國的流散 (1989-1995) 丸川 哲史 日本的獨立和亞洲的屈辱關於東亞冷戰結構的形成 回應人:蔡明發、李紀舍 梁文菁 群聚、去領域化、杜麗娘:謝勒斯《牡丹亭》的實驗閱讀 回應人:蔡英俊、方孝謙 回應人:林宏璋、張靄珠 15:00~15:30 Break 15:30 ~ 17:50 第 三 場 A3:文化消費、消費文化:流行的新地圖 主持人:何春蕤 B3:邊國異言、境外華文:南洋論述與台馬華文學論述 主持人:張永新 C 3:編目、分類與民族認同 主持人:莊英章 李依倩 古懷舊與洋復古:流行風潮的年代建構與歷史想像 黃錦樹 無國籍華文文學:在台馬華文學的史前史,或台灣文學史上的非台灣文學~一個文學史的比較綱領 徐 賁 全球化、博物館和民族國家 李玉瑛 Shopping文化:逛街與百貨公司 張錦忠 再論述:一個馬華文學論述在台灣的系譜(或抒情)敘事 簡美玲 漢語、苗涇濱、汶類:貴州苗人家譜裡的混聲與界限 陳其澎 移植的空間?移植的認同:台北市的味覺地圖 蔣淑貞 從「海外存異己」到「傷逝美學」:馬華文學與台灣文學建制化 王俐容 Diaspora, Identity and Cultural Citizenship:The Hakkas in ‘Multicultural Taiwan’ 柯舜智 西方神話、東方意涵:跨國流行文化的在地實踐 高嘉謙 當代馬華文學中的寓言書寫 任佑卿 國族界限和文學史:論建構台灣新文學史與張愛玲研究 回應人:邱德亮、蔡如音 回應人:李有成、邱貴芬 回應人:范雲、李丁讚 17:50~19:00 晚餐 19:00 ~ 21:30 第 四 場 A4:輸入非法、瀏覽不器;本土不化,字體不行:自由軟體/自由文化工作坊 引言人: 李士傑、劉燈、姜天戩、陳柏中 B4:圓桌論壇Ⅰ 移民與華漢種族主義 主持人:趙 剛 陳光興 洋鬼子」與「華漢種族主義」:Harinder Veriah在香港遭歧視身亡事件 夏曉鵑 種族、階級與國際分工:台灣人的種族主義初探 嚴海蓉 素質論,文明教化,和“通感”種族主義? 唐南發 華裔馬來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