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或双支架术及最终对吻球囊扩张术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疗效的影响心血管内科专业论文
单或双支架术及最终对吻球囊扩张术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疗效的影响
单或双支架术及最终对吻球囊扩张术对冠状
动脉分叉病变介入疗效的影响
摘要
背景冠状动脉(冠脉)分叉病变是介入治疗的一个难题,与单支架术相比双支架术 是否获益更多、是否所有分叉病变均需最终对吻球囊扩张术(FKBI),这些问题尚存争 议。
目的比较单、双药物洗脱支架术治疗冠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评估FKBI在冠脉 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术中的价值。
方法连续选取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冠脉造影证实为非左 主干的真性分叉病变(分支血管直径t1.5ram)并行支架置入术的患者358名,回顾性 分析患者临床特点、介入手术情况、冠脉造影及临床随访结果。将患者分别根据单支架 术(S)、双支架术(DS),是否行FKBl分组,比较组间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随访的冠 脉造影参数和住院期间、随访期间MACE的发生率(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心梗)、 TLR、支架内血栓)。
结果入选患者共358名(病变374处),其中S组患者297名(82.9%),DS组患者 61名(17.1%);两组平均冠脉造影随访率为43.6%(156/358)、平均复查冠脉造影时间为
10.8±7.7月。DS组在分支血管管径即刻获得(1.08(1.51-0.77)mm)方面明显优于
S组(O.52(O.94--0.11)mm),P0.01;在分支血管管径晚期丢失、主支血管管径即 刻获得及晚期丢失方面,S、DS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主支、分支血管总体再狭窄率 无显著差异(S组15%VS DS组11.8%,P--0.56;S组30%VS DS组29.4%,P=0.93)。 总体临床随访率为86.6%(310/358),平均随访时间为45.4±6.5月,两组住院期间、随 访期间MACE发生率均不高,且无统显著差异(S组1.3%VS DS组3.3%,P=0.36:S 组10.8%VS DS组11.5%,P=0.69)。
S、DS两组行FKBI共184处(49.2%),其中S组行FKBI 127处(40.6%),DS组 行FKBI 57处(93.4%)。不考虑单、双支架术的区别, FKBI组在分支血管管径即刻获 得(0.78(1.25--0.40)mm)方面明显优于非FKBI组(O.52(0.94--0.13)rnm),P=0.01: 两组在分支血管管径晚期丢失、主支血管管径即刻获得及晚期丢失方面无显著差异。 FKBI组主支血管再狭窄率高于非FKBI组(22.2%VS 11.5%,P=0.04),但两组TLR率 无显著差异。FKBI与非FKBI两组住院期间、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均不高,且无统计 学差异(2.3%VS 1.1%,P=0.38:10.5%VS 11.3%,P=0.57)。
2
单独分析S组,FKBI亚组占38.7%(115/297)、非FKBI亚组占61.3%(182/297)。
单独分析S组,FKBI亚组占38.7%(115/297)、非FKBI亚组占61.3%(182/297)。 FKBI亚组主支血管、分支血管QCA测定结果与非FKBI亚组无显著差异。FKBI增加了 S组主支血管再狭窄率(28.6%VS 12.5%,P=0.03)。住院期间FKBI亚组发生4例非Q 波心梗(3.4%)、2例支架内血栓(1.8%),非FKBI亚组MACE发生率为0;FKBI、 非FKBI两亚组随访MACE发生率无显著差异(11.9%VS 1 0.O%,P=0.73)。
结论在冠脉造影及临床结果方面双支架术并不比单支架术获益更多。单支架术后行 FKBI增加了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率和主支血管的再狭窄率,可能与FKBI技术细节处 理不当有关。
关键词:分叉病变、药物洗脱支架、最终对吻球囊扩张(FKBI)、再狭窄 中文图书分类号:R5
AbstractBackground
Abstract
Backgroun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therapy in coronary bifurcation lesions remains problematic.Whether double stent procedure has advantages over a single stent or not,whether FKBI is suitable for all types of coronary bifurcation lesions or not,aren’t known yet.
Obj 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wo techniques to trea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液压新型节流阀抑制空化的效果研究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公路钢渣基层与钢渣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论文.docx
- 高中生物教学活动单导学模式应用研究生物教育专业论文.docx
- 凋亡调控基因与血管衰老相关性的实验研究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公交车火灾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创业型企业愿景预览与人力资源效能关系研究企业管理专业论文.docx
- tm模式陶瓷介质双工器的研究与实现电路与系统专业论文.docx
- 病毒准种单体型重建优化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电子商务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及推荐技术的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论文.docx
- 公共智能停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软件工程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