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视节目的创新原则与路径选择概述(PPT 193页)
六、关于价值取向: 1、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 2、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价值取向的合理化是进步人类的信念。 3、价值取向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的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 它既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倾向,也是一种人格倾向。 连广告商都明白的道理: “舍得”酒的广告投放策略:在电视文化和广告文化的交汇处——文化价值观,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夕阳红》:不能接受的广告赞助 4、人们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 5、决策判断有两种前提: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 “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的价值导向问题: A、偏于艰涩,偏于古典,疏于现代; B、“双髻鲨”——鱼翅。 七、关于价值观 (一)、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何种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二)、价值观的特点: 1、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 2、就社会和群体而言 ,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 3、就个体来讲,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4、价值观分为普适性价值观和特定性价值观。人们以追求真善美为价值取向的观念是为普适性价值观。而个体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为特定性价值观。 她已成为可以被人们反复拿出来叫卖的”纪念品”。 她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特征:——”脆弱易感,装模作样”。 ? 结论1:媒介的世界是一个“建构”出来的世界。 结论2: 媒体要做的绝不仅仅是一种展示,更是一种引导。 《夕阳红》的栏目宗旨或理念是: “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引导老年人的生活方式。” 本身就有一种主体意识和价值导向的介入。 陈虻要“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新闻:三门峡大桥垮塌岸的“提示性”解说。 结论3: 新闻的真实是一种建构出来的真实,电视节目是记者采访、 编辑出来的,采访、编辑就有主体价值、主体意识的渗透。 比如一部反映西北地区生活的一部纪录片,在拍摄一对男女青年登记结婚时的一个镜头,就是一种意义的建构。编辑也是意义建构的一部分。 如张金柱案的报道,新闻调查的重点并不在他为什么要逃跑——是否是为了寻找“顶包”?而把重心放在在于他对别人生命的冷酷与漠视,对于观众来说,那是一种残忍。 另例:躲儿庄案,上海房女案。 领导: 审片时不枪毙, 评奖时不投票, 回到家里偷偷看。 陈虻:好节目的标准 柴静: 探访非典时期的人民医院——绝不请示领导 四、对于传统新闻定义的修正: 始于1943年新闻的定义: 权威的教科书把新闻定义为:“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 1、事件发生的时间不再重要。 这个定义的要件是时间要素“新近发生”。新闻的“新”在这里成为了纯粹的时间要素,它忽视了传播内容的新颖性。 “新近”是一个相对的模糊的概念: 由此可见,新闻事件的发生时间并不具备特殊的意义或价值。 六集文献纪录片——《习仲勋》给我们的启示 1、至少两次提到习仲勋同志在胡耀邦任总书记期间如何协助胡耀邦同志做重要工作。。。。。。 2、第一次公开提到中共历史上特大冤假错案——小说《刘志丹》案; 3、第一次公开提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王佐、袁文才烈士及其后代。 2013年4月4日清明节《新闻联播》 青海省西宁市凤凰山烈士陵园祭奠513名红军烈士。第一次公开提到两万多西路军将士战死,仅余1千多人。 2、事件可能引起的关注度最重要。 事件发生后,媒体认为有“报道的价值”,就迅速进行传播,在这里,时间概念是迅速报道、迅速传播,即所谓的“抢新闻”所谓的“第一时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