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名师教学设计.doc

《定风波》名师教学设计.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7 / NUMPAGES8 《苏轼词两首》名师教学设计 重庆市大渡口区茄子溪中学 罗应昕 一、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①梳理积累文中涉及的文言字词知识。 ②积累、体验古代诗词用词技巧和规律。 思维发展与提升 ①解读意象,感受形象,感悟作者寄寓在意象中的情感。 ②感受两首词的情感脉搏,体会苏轼旷达、弃世的人生态度。 审美鉴赏与创造 欣赏苏词豪放高古之美,感悟作品反映出的作者的价值追求及人生情怀。 文化传承与理解 ①感受并理解宋词不同于唐诗浪漫主义的理性之美。 ②理解中唐至宋代期间,文学作品反映出的士大夫入世追求与弃世精神的矛盾。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建议 1.诗歌欣赏,诵读是基本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教学时,老师切不可脱离读而析,亦不可为读而读,而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悟、读中赏。 2.这两首词是典型的苏词,一词豪放,一词旷达。若学生诵读时忽略情感或偏离了作品的情感走向,老师一定要用示范来加以引导。 3.这两首词内涵丰富,意蕴深刻,蕴涵着苏轼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哲学观,学生诵读时,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感受苏轼的精神世界,深悟其“隐秀”,切不可局限于解读表面词意。 4.教学思路和方法方面,可以“矛盾”二字为教学切入点,以苏轼的思想变化为线索,追本溯源解读课文。 5.依据苏轼“归去”思想的变迁,我们可以先教《定风波》,再教《赤壁怀古》 (二)教学示例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五课,选篇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两首宋词。《赤壁怀古》是东坡将诗的题材和情感融入词,使词从“艳科”变为一种诗体的标志性作品,有承前启后之意义。通过学习本词,学生可进一步感知“词”作为诗体的特点极其美感所在。 从内容上看,《赤壁怀古》写景气势磅礴,写意高古悲慨,开豪放之风,又承魏晋风骨,是了解、研究苏轼文风、思想的窗口。 《定风波》可以说是苏轼退避思想的发端,人生际遇的无常,从“有”到“无”的因缘,让苏轼有了“归去”之意。《赤壁怀古》是苏轼弃世思想逐渐发展、成熟的体现。结合《定风波》,我们能在《赤壁怀古》中更进一步感受苏轼旷达洒脱的个性、豪迈疏野的文风以及其退避弃世的处世态度,从而发现苏轼“心隐”态度发展的脉络,把握住宋代士大夫思、行矛盾的特点,体验苏轼作品率真、自然之美。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1)积累字词知识。 (2)积累文学、文化常识。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拓展探究苏轼的入世理想与弃世态度之间的矛盾。 3.审美鉴赏与创造 (1)读懂诗意,感受诗情。 (2)欣赏苏词豪放、高古、疏野、自然的风格,分析其表现手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 (1)感受宋词之美,能背诵课文。 (2)分析、概括苏轼在两首词中的观点、态度。矛盾产生的原因、意义和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读懂诗意,分析概括苏轼在两首词中表达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2.教学难点: 探究苏轼的入世理想与弃世态度之间的矛盾。 【教学方法】 自学法、诵读法、对话法、电教法、研究法等方法综合运用 【计划课时】 2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 【教师活动】 印制助学资料发放给学生,内容包括苏轼简介、生平、文学贡献,宋词体裁、题材、词牌等基本概念知识。 【学生活动】 (1)课前自读本课诗文,疏通字音、字形,了解文本内容。 (2)查阅与苏轼、宋词相关的资料,初步了解作家、文体常识及本词写作背景。 (3)阅读助学资料,形成自己的初步理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词意,感受词作疏野旷达的风格。 2.读懂诗人情感,理解“移情”概念。 3.探究苏轼弃世思想的产生,了解其文学意义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遇到各种挫折、打击的时候,可能是一次考试的失败,可能是亲人离世,也能是在事业上的挫败。面对失败的困境甚至是绝境,你们会以什么态度处置呢? 学生回答:略 而苏轼因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几乎被诛,后被贬偏远的黄州一度绝望。在绝境中,他又是如何重新站立起来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欣赏他的著名诗词《定风波》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一)文学常识 昨天大家查阅了相关资料,谁来介绍一下作者苏轼? 学生回答:略 备答内容: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苏文忠。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东

文档评论(0)

183****34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