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既有建筑物之耐震能力评估与耐震补强.PDF

第八章既有建筑物之耐震能力评估与耐震补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既有建筑物之耐震能力评估与耐震补强.PDF

「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修訂內容: 1.第八章「既有建築物之 耐震能力評估與耐震補強」全篇 2.配合修訂第二章 2.17節 「極限層剪力強度之檢核 」 第八章 既有建築物之 耐震能力評估與耐震補強 8.1通則 既有建築物依法令須辦理耐震能力評估者,經評估後認為有必要提昇其耐 震能力時,應運用耐震補強技術,採取適當改善措施,以提昇建築物之安全性。 耐震能力評估與耐震補強應依公認技術辦理本章辦理。 本章所訂之耐震能力評估方法為檢視既有建築物之耐震能力,與新建 、增 建、改建、修建之相關規定並不相同,因此不得單獨作為上述建造建築物時符 合 耐震設計之依據。 耐震評估及補強設計應進行審查,以確保其成果,審查規定由主管建築機 關另訂之。 解說: 1995 年 1月日本阪神地震中,建築物損害頗為嚴重,震害範圍包括了中高 層建築在內,經推測日本全國有 9400萬棟耐震能力不符需求者。隨著建築技術 的進步與社會經濟的變遷,建築法規時有修正,依舊法規設計之的建築物常有不 符新法規之情形。為減輕地震災害,日本在 1995 年10月公布了「建築物耐震改 修促進法」 [1] ,以利推動建築物之耐震評估與補強,並因應實際現況 ,歷經多次 修改( 1996 、1997 、1999 、2005 、2006 、2011 、2013 年),如今已有了相當良 好的成效。1999 年的 921 集集大地震,建築物損害嚴重,為減輕建築物在地震 時遭受損害,對既有建築物實施耐震能力評估與補強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美國在既有建築物的耐震評估上,應用技術協會 (Applied Technology Council )早期 出版之 ATC-28 (1991)及ATC-40[2] (1996),提供建築物耐震性 能評估指針 。爾後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 (FEMA )出版之 FEMA-273 (1997)、 FEMA-356[3] (2000 )以及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出版之ASCE 41-06 (2006 )及 ASCE 41-13[4] (2013 )一系列針對建 築物耐震評估與補強技術指針,為建築物耐震補強制定一套在技術上合理且適用 於國家的指南,提供設計專業人員 、教育工作者、示範法規、標準制定組織以及 各州及地方建築監管人員使用。其中建物非線性靜力分析程序主要以容量震譜法 與位移係數法為主,並提供非線性動力分析程序的使用時機與原則,以及各種構 造系統的補強設計相關規定 ,至今仍持續發展中。 我國建築技術規則在民國63 年修正後,才有較詳細的耐震設計規定,其後 經民國71 年、78 年、86 年、88 年、94 年及 100 年多次修訂,因此確實有不少 8-1 老舊建築物之耐震能力不符最新規範之耐震需求。有關建築物之耐震評估與補強 制度,以及相關技術準則,目前尚在推動研議中,本規範為符社會之所需,將增 訂原則性之規定,共同促進既有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與補強工作之進行。 綜觀近 年來發生之災害地震,發生破壞之案例多屬此類耐震性較差之建築,因此針對數 量龐大之且未經耐震評估之老舊建築,將其篩選出並及時補強,為現今刻不容緩 之重要課題。 行政院於民國 89 年6月 16日核定「建築物實施耐震能力評估及補強方案」, 並於97 年及103 年修正部分內容,以公有建築物先行實施,進而推動私有建築 物之方式,期能達成全面提升國內建築物耐震安全性,實施至今已逐步提升公有 建築物之耐震能力。此外,105 年2月 6日高雄美濃地震之後,行政院於 105 年 4月核定「安家固園計畫」,推動辦理私有住宅及私有供公眾使用建築物之耐震 評估及補強相關工作。 106 年修訂「建築物實施耐震能力評估及補強方案」部分 規定,納入公有零售市場類建築物,以強化公有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及補強之推 動。 107 年2月 6日花蓮地震後,鑒於私有之既有建築物耐震評估與補強工作短 期之內推動不易,爰於本章訂定排除軟弱層破壞之補強規定 。 耐震能力評估方法為檢視既有建築物之耐震能力是否達到一定標準之評估 程序,與新建、增建、改建、修建等列於建築

文档评论(0)

sunguo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