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国文学概论第34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国文学概论第34讲.doc

本國文學概論第34講 中國古典文學概論總論 第四章 中國文學的類別 第三節 市井文學 四、神魔妖異 宋代說話中有「說經」一家,演說佛教故事,是由唐代俗講演變而來的。 作品: 1﹒刊印於南宋或元代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就是當時的說經話本;元代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雜劇只保存了少量曲文;至遲在明代初期又出現一部《西遊記平話》,此書在《永樂大典》第一三一三九卷「送」韻「夢」字條下有摘引,成書在《永樂大典》之前的朝鮮的漢語教科書《朴通事諺解》中也講到了《西遊記平話》;明代中葉吳承恩的《西遊記》就是在前代這些作品的基礎上寫成的一部長篇的神魔妖異小說。 2﹒明代的長篇神魔小說《封神演義》,題鍾山逸叟許仲琳編輯,小說的內容是周武王伐紂的故事。書中神佛雜出,助周者為闡教,助殷者為截教;闡教是道教的正統,又得到佛教的支持,並幫助武王和姜子牙推行儒家的仁政,於是三教就合流了,最後殷、周雙方的君王將士都上了封神榜。 3﹒明代神魔妖異小說的行列中,尚有《西遊補》(董說著),《三遂平妖傳》(羅貫中著二十回,馮夢龍增補改編為四十回),《鍾馗全傳》(清初劉璋以此為基礎著《斬鬼傳》四卷十回)等。 4﹒八仙系列小說:《八仙出處東遊記》(又名《東遊記八仙出身傳》)、《八仙得道傳》、《呂洞賓飛劍斬黃龍》、《呂祖全傳》、《韓湘子全傳》。 5﹒菩薩羅漢系列小說:明代創作的《南海觀音全傳》(全稱《新鍥全相南海觀世音菩薩出身修行傳》,又名《全相觀音出身南遊記傳》)、《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全傳》。 6﹒濟公系列小說:《錢塘漁隱濟顛禪師語錄》一卷、《濟公全傳》(原有三十六回,經後世流傳增衍為二百八十回本)。 五、世情勸諭 描寫世態人情,進行勸諭教化,是市井文學的一個重要內容。 所謂世態人情,範圍很廣泛,諸凡世態炎涼、名韁利鎖、發跡變態、忘恩負義、縱欲享樂,形形色色的社會相,都在市井文學的視野之內,多數作品還寓有勸誡諷刺的意味。 有的作品為迎合市井讀者或聽眾的趣味,不免過份渲染了某些低級庸俗的東西,那勸諭的意思反而顯得無足輕重了,這情形頗類似漢賦的「勸百諷一」,原是古已有之的;中國古代一向重視文學的教化作用,市井文學也不能不受這種正統觀念的支配,寓教訓於娛樂之中。 統治階級的思想往往就是統治思想,封建的三綱五常、仁義道德當然也就成為市井文學描寫世情進行勸諭的指導思想,所以市井文學中封建道德說教屢屢可見。 另一方面,反抗封建禮教的呼聲也時時可以聽到。在市井文學中,「世情勸諭」類的作品,也許是最複雜、最有趣的一類。 (一)在宋元話本中,有不少含有世情勸諭意味的作品。 例如1:《志誠張主管》,講述開線鋪的張士廉年過六旬娶了個年輕的妻子,這妻子愛上了店中年輕的張主管張勝,張主管不同意;此女子在死後帶大量珠寶去找張主管,想和他結為夫妻,又遭張主管拒絕,最後張主管因而得以免禍。話本末尾說:「虧殺張勝立心志誠,到底不曾有染,所以不受其禍,超然無累。如今財色迷人者紛紛皆是,如張勝者,萬中無一。有詩贊云:『誰不貪財不愛淫?始終難染正心人。少年得似張主管,鬼禍人非兩不侵。』」 又如2:《警世通言》中的〈喬彥傑一妾破家〉、《醒世恆言》中的〈十五貫戲言成巧禍〉,都屬於這一類。 「三言」的書名:喻世、警世、醒世,及含有勸諭的意味。 (二)明清兩代的長篇小說中,世情勸諭的代表作首推《金瓶梅》,此書題蘭陵笑笑生撰,共一百回,內容通過集官僚、富商、惡霸身分為一身的西門慶,及其家庭罪惡腐朽生活的描述,暴露了明代後期種種黑暗腐敗的社會相,並提供了16世紀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廣闊圖景。 此書作者之用意在於以西門慶作為反面的典型,對世人提出警戒。 根據欣欣子《金瓶梅詞話?序》曰:「其中語句新奇,膾炙人口,無非明人倫、戒淫奔、分淑慝、化善惡。知盛衰消長之機,取報應輪迴之世,如在目前。」 東吳弄珠客《金瓶梅?序》曰:「蓋為世戒,非為世勸也。」(見《新刻金瓶梅詞話》,明萬曆間刻詞話本) 以上所引,可見作者藉由小說對世人提出警戒的用意,但勸百諷一,其客觀的效果恐怕不如作者所預期。 (三)清代吳敬梓著的《儒林外史》,根據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稱之為「諷刺小說」,此書以諷刺科舉制度下的知識分子為主要內容,描繪了眾多醜陋的知識分子形象,諸如熱衷於功名的儒生,醉心於八股的學究,學而優則仕的貪官,招搖撞騙的名士等,社會的陋習,世態的炎涼,統統暴露在吳敬梓的筆下。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又列有「清末譴責小說」,包括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遊記》、曾樸的《孽海花》等,這些書都可以歸入世情勸諭一類中。 (四)清代的世情勸諭小說,首推《紅樓夢》,目前學界一般認為其作者為曹雪芹,此書的主題是多元的,舉凡愛情婚姻、政治力使、世態炎涼、興衰際遇都在其中。 其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對當時社會的各個方

文档评论(0)

187****40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