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素材在写作中的应用》教学案例.doc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素材在写作中的应用》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写作素材的缺乏一直是困扰学生写作的一个难题,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空洞,素材贫乏、陈旧,毫无新意。如何去“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 成为语文作文写作的软肋。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舍近求远去寻找课外作文素材,而把藏有巨大素材资源的课本中的文言文给忽略掉。如何改变这些现象呢?我们以为将文言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巧妙地融合,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就地取材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但在常规文言文教学中,对于一篇文句优美的文言文,往往把重点放在解决字词句的疏通上,串讲课文,逐段逐字地翻译,而优秀文言文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人物事迹,典故哲理常常被忽视。这些忽视的材料完全可以作为作文素材,运用于写作之中。教师通过引导,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好自己手头上的已有资源,学会更好的运用这些材料,使之成为自己作文中的亮点。
案例分析:
【片段一】
师: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怕写作吗?”
生:(畅所欲言)“怕”,“不怕”,……
师:有的同学怕写作文,那究竟怕什么呢?
(生答,教师总结出发言要点)
师:构思平淡、语言贫乏、素材平凡……如同学们所说的,确实有很多的因素,造成了我们在写作时文思枯竭,言语乏味。因此,常听到有同学感叹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来解决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课本文言文素材的挖掘、运用”。(板书)
同学们从小到大写了那么多作文,写到最后却无话可说,无材可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想想看,我们从小学开始到现在,读了多少语文课本,写作的材料会少吗?我觉得恰恰是太多了。材料太多,看得你眼花缭乱,竟不知如何取舍,如何运用了。这真可谓是:“捧着金碗去讨饭,躺在金山上哭穷”。
为了证明我并非言过其实,我们先来读一个高考满分作文片段(幻灯片):
2012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让未来记住今天》的写作片段:
陶渊明也许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五斗米岂能让他移白首之心,在“复得返自然”后,陶渊明走出了他自己时代的足迹,也许是魏晋时代那特有的无拘无束超逸的时风,也许是他本身就想过“有趣”的生活,总之陶渊明让未来记住了他。
又如《任尔东西南北风》中片段:
恍惚间,我想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那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在仕途失意时,在与家人分隔两地只能对月怀远时,他仍不忘送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这是何等的旷达胸襟!我知道,接踵而来的磨难让东坡品尝到“寂寞沙洲冷”的酸楚,让他不禁洒下“点点离人泪”,而最终,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的理想,游遍祖国山川,留下“大江东去”的豪迈,留下“樯橹灰飞烟灭”的气概,留下“会挽雕弓如满月”的壮志。他始终记得自己的使命,不管处于什么状况都不曾放弃。执著的东坡,你为华夏文化留下了多少令人惊羡的词章!
又想到“人比黄花瘦”的易安――我最敬佩的女词人。她坎坷的人生,向来让人唏嘘不已:她的晚年,战事不断、丈夫亡故、书画财产被扫荡一空,一下子就跌入到贫困的深渊。在那么多的挫折面前,易安没有逃避,或许她的词中还有“最难将息”的时候,有舴艋舟载不动的“许多愁”,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可是她活下来了,如此顽强地活了下来。偶尔地,她也做绰约多姿的江南女子,挥动蝉翼般的衣袖,捧一缕黄昏后的暗香。坚强的易安,她执著的思考和不畏艰辛的精神,为中国婉约派词人留下了多少永恒的印记!以情动人,讴歌达观人生。
师:同学们小组点评一下两片段中素材的运用。
(小组合作,积极发表意见)
生:《让未来记住今天》就用陶渊明的写作素材,它来源于我们的课本作者生平的角度挖掘,我们对此非常熟悉。
生:文章由风雨飘摇的小树联想到苏轼和李清照,通过对他们人生道路的追寻,阐述了“千磨万击还坚韧”的人生态度。作者对古人的“惊羡”和“敬仰”,跃然纸上,很好地体现了“凡文皆情语”的特点。诗文点缀,文采充溢其间。作者在行文中多处直接引用苏轼、李清照的诗文语句,突出了他们面对坎坷命运的不屈的抗争。古典诗词的运用信手拈来,准确而又恰当。
师:上述两则高考满分作文片段就是运用课文作者生平事迹为写作素材,合理阐发观点的成功典范。
……
【评析】为了让学生们认识到课本文言文素材在作文中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前准备了一些高考优秀作文的片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让学生们知道他们手中的课本文言文不仅是文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同时也是可以用作素材写进作文的。成功的作文只会偏爱有准备头脑的人。这要求高中生在学习课文时,高度重视,用心理解,要博闻强识,善于积累挖掘文章作者的相关素材,并积极运用到议论文写作中。
【片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ICK西克KTS Core色标传感器操作手册.pdf VIP
-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船舶油漆使用基本基础知识.pdf VIP
- 四年级(上)语文课文同步仿写、续写1.pdf VIP
- 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高级保育员课件.pptx VIP
- 第十章生态系统.ppt VIP
- 《脑卒中运动障碍康复护理规范》.pdf VIP
- 2012年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作品汇总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判定说课(新蓝).ppt VIP
- 年处理80吨茯苓提取车间提取工段工艺设计-毕业论文(设计).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