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章主要内容 9.1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 9.2 电磁辐射污染及防治 9.3 热污染及防治 9.4 光污染及防治 9.1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 放射性污染事故:(1)核设施泄露(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 据白俄罗斯政府1997年公布的资料,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所泄漏的放射性粉尘有70%飘落在白俄罗斯境内。在事故发生初期,白俄罗斯大部分公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核辐射,大约6000km2的土地无法使用,400多个居民点成为无人区,政府不得不关闭了600多所学校、300多个企业和54个大型农业联合体。 到目前为止,还有200多万人生活在核污染区。白俄罗斯政府预计,核事故给白俄罗斯的直接经济损失在235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白俄罗斯32个财政年的总和,政府为了消除危害,每年拨款要占整个国家预算的20%~25%。 核事故严重影响了人们健康,尤其是对儿童的健康。白俄罗斯儿童甲状腺癌、白血病的数量迅速增加,新生儿生理残疾者剧增。白俄罗斯儿童甲状腺癌的比率,在发生核事故前为1:200万,与其他国家相差无几。但到1994年为1:1万,上升了200倍,某些地区甚至高达1:1000,上升了2000倍。1997年,白俄罗斯卫生部门对距切尔诺贝利约400km处的一所学校的数百名学生进行体检。几乎没有一个是健康的,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 椐专家估计,完全消除事故影响需要800年的时间,将经过整整40代人。 放射性污染事故:(2)核弹爆炸(1945年日本广岛和长崎);(3)其他放射性物质扩散。 9.1.2 放射性污染的来源 (一)天然辐照源 天然辐照源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辐射源,人类从诞生起一直就生活在这种天然的辐射之中,并已适应了这种辐射。 天然辐射源主要来自于: ①地球上的天然放射源,主要的有铀(235U)、钍(232Th)核素以及钾(40K),碳(14C)和氚(3H)等; ②宇宙间高能粒子构成的宇宙射线,以及在这些粒子进人大气层后与大气中的氧、氮原子核碰撞产生的次级宇宙线。 天然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广,存在于矿石、土壤、天然水、大气和动植物的组织中。 一般认为,天然辐射基本不会影响人体的安全。 (二) 人工辐射源 20世纪40年代核军事工业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50年代后核能逐渐被利用到动力工业中。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射性物质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而构成了放射污染的人工污染源。 (1)核爆炸的沉淀物。 核试验,使地球表面明显地增加了人工放射性物质。核爆炸时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裂变产物,随同高温气流被带到不同的高度,大部分在爆点的附近地区沉降下来,较小的粒子能进入对流层甚至平流层,绕地球运行,经数天,数月或数年缓慢地沉降到地面,因此,核试验的污染带有全球性。且为放射性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2)核工业过程的排放物。 核能应用于动力工业,构成了核工业的主体。核工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是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核燃料的生产、使用及回收形成了核燃料的循环,在这个循环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排放种类、数量不同的放射性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程度不同的污染。 核动力工业中如核电站的建立和运转,可产生放射性裂变产物。目前,全世界核电站已达443座。从一座核电站排放出的放射性物质,虽然其极微量的浓度几乎检不出来,但核电站的温排水排放量很大,经过水生生物的生物链,被成千上万倍地浓缩,成为放射性物质污染的一个来源。 (3)医疗照射的射线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辐射作为诊断、治疗的手段越来越广泛应用,且医用辐照设备增多,诊治范围扩大。辐照方式除外照射方式外,还发展了内照射方式,如诊治肺癌等疾病就采用内照射方式,使射线集中照射病灶。但同时这也增加下操作人员和病人受到的辐照,因此医用射线已成为环境中的重要人工污染源。 (4)其他方面的污染源。 某些用于控制、分析、测试的设备使用了放射性物质,对职业操作人员会产生辐射危害。如某些生活消费品中使用了放射性物质,如夜光表、彩色电视机等;某些建筑材料,如含铀、镭量高的花岗岩和钢渣砖等,它们的使用也会增加室内的辐照强度。 (二)危害 1.损伤机理 1)α、β高速带电粒子属直接电离粒子。 2)γ射线等不带电的粒子为间接带电粒子。 ——统称为电离辐射:引起生物组织内原子、分子电离,破坏组织中的大分子结构。 2.影响因素-射线性质剂量、次数、时间、部位、方式。(致死剂量、半致死剂量) 3.损伤方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普通心理学_感觉..ppt
- 普通遗传学试题精解..doc
- 普湾鑫润地产项目定位..ppt
- 普析原子荧光光度计..ppt
- 普修课排球规则和竞赛编排08-5..ppt
- 瀑布与小河--剪贴画背景的涂色步骤..ppt
- 曝气生物滤池 BAF..ppt
- 曝气生物滤池..ppt
- 七(2)如何建设良好班集体主题班会..ppt
- 七(7)班第13课_宋元的科学技术..ppt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