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治的社会性别主流化研究-武汉大学学报.PDF

环境法治的社会性别主流化研究-武汉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环境法治的社会性别主流化研究 从环境法的自主性谈起 王欢欢 摘 要环境法刻意忽略了社会性别对其的刺激而无所应对从而带来了环境法正当性 的危机这源于作为一套统治策略的父权制在环境法治中的存在虽然父权制的存在不 能抹煞环境法治中社会性别关系的变革性但环境法治结构优化依然需要改变不公正的 社会性别关系为此我国应全面评估现有环境立法及运行中性别等级化的制度规范与 性别盲点建立长效的机制促进社会性别在环境法治中的主流化 关键词社会性别环境法自主性 一环境法的自主性与社会性别关系 一环境法的自主性 在讨论法律的进化时诺内特和塞兹尼克等学者提出了压迫性法自主性法与回应 性呼应性法等三种阶段样态 其中压迫性法是旨在合法化正当化权力和政权的法 律 自主性法则要求司法独立采纳规则模型强调程序正义回应性法则重视价值与目 的的作用法律更具有灵活性 一方面环境法的现代性和去意识形态化助其跨越了压迫性法这一初级阶段在已有 法律结构的渗透下具有了显著的自主性特征即便是处于转型时期中国的环境法亦是如 此由规范法条学说制度组织构建的环境法律秩序是自生再生重复的也是自我 指涉的能够自我维持与发展环境法的效力产生于环境法律体系本身而无须借助于主 权者的命令人的理性公众的信仰等外在条件 同时环境法律体系内部的各级法律规 范各级实施关系者环境法与其他细致化的法律领域之间的映射首尾相接比照沟通 及随即产生的修正与调整反映了自主性的环境法区别于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压迫性法 律的僵化直接反射及维护统治的政治色彩 另一方面环境法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体系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并不是置之不理 但也不是像刺激与反应式的直接反射而是有选择的过滤而穿进环境法律结构与规范 的发展相适应的变化以及最强烈的社会压力会影响环境法律的发展因此环境法与社 会变迁是相互关联但又分开的过程其变迁反射了内部的动态却是受到外部刺激的影 响同时环境法律的变迁对外部世界也会产生作用环境法律不只在影响社会结构更要 使制度的结构和社会的结构能够产生和谐没有摩擦的相互适应 洪镰德法律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