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讲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讲义(2011 ) 宓明君 1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节 劳动法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劳动与劳动法 (一)劳动法中的劳动 1、劳动的一般含义 劳动法与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人类的劳动是劳动法得以产生的最根 本的原因。 作为一般用语,劳动是人人皆知的物事,是人们利用工具,改造客观世界以使 之适应自己主观需求的活动。史尚宽认为是 “人间之有意识的且有一定目的之肉体 的或精神的操作”。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永恒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一个民族, 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 2、劳动与法律的逻辑联系(劳动社会需要—社会性—社会关系纯粹的人 身依附关系—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权利义务—法定—法定条件) 但是,任何法律都是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需要,只有当劳动衍生出一种新型的 社会关系时,跟劳动密切相关的劳动法才会产生。而只有当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属 于不同的所有者时,劳动才会衍生出一定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可见,劳动的社 会性是劳动与法律联系在一起的关键,而劳动之所以具有社会性其本质原因在于劳 动力和生产资料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与法律的内在逻辑 联系并不必然产生劳动法,劳动法的产生尚需有诸多的外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 人类的平等自由。 具体而言,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条件下,劳动力与劳动者在自然状态上和 经济状态上都是完全统一的,劳动是纯粹的个体行为,不会产生任何社会关系。而 在社会分工产生以后,商品经济逐渐发展,劳动力亦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力天 生地依附于劳动者,但他却不拥有生产资料,由此出现了劳动力与劳动者在经济上 分离(因而形成财产关系),而在自然状态上又是统一的(因而形成人身关系)的 矛盾。这种矛盾的载体即是劳动关系,它之所以需要法律调整,这种矛盾使劳动关 系建立时是平等关系,而建立后却转化为隶属关系, 产生了内在不平衡,为了克 服这种内在的不平衡,因而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不仅把劳动力当作个别劳动力, 而且作为企业的劳动力、社会劳动力来加以关注。 3、法律意义上的劳动 可见劳动法上的劳动有着其特殊的含义,因为法律对于社会关系的调整是要体 现为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而法定的权利和义务都是与法定的条件相联系的,因此法 律上的劳动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件: (1)是一种社会劳动。基于劳动合同关系。区别于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劳 2 动; 资料 1:2006 年,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法院接到了一起案件,案由为妻子向丈 夫索赔家务劳动的工资。为了丈夫的事业,妻子罗某放弃工作在家当全职太太,但 每次向丈夫要钱时都很窝火,丈夫谭某认为钱是他赚的。于是罗某将谭某告上了法 庭,要求每月付 2500 元工资。 资料 2 :2007 年,美国有研究人员通过网上访问2.6万名全职家庭主妇和 1.4万名拥有工作的母亲后得出结论,专一名全职母亲日常扮演10大角色,分 别是清洁工、厨师、幼儿园教师、洗衣工、汽车司机、设备管理者、看门人、计算 机操作者、首席执行官和心理医生。假如这些工作全部由专业人士来担任,雇主大 约需支付他们13.8095万美元的年薪。研究还发现,一名全职母亲每星期做 家务的时间为平均92小时。若以人们每日工作8小时、一星期5个工作日的标准 计算,全职母亲相当于每周加班52个小时。 资料 3:《婚姻法》第40 条规定:“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 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 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资料4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 47 条第 2 款也对家务劳动补偿问题作出了规定, 其内容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女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男方工作等承 担较多义务的,有权在离婚时要求男方予以补偿。” 资料 5:2010 年“两会”中,张晓梅政协委员提出了家务劳动工资化的议案。 (2 )基于法定义务。以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助人为乐式的劳动; (3 )是有报酬的。区别于基于道德风格的义务劳动;“为所得而劳动,对自由 人而言乃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