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
授课班级:高一(5)班 授课人:李少英 授课时间:2000年
教研课题:品读语言
教时安排:两教时
教学要点:
1、品读第一部分简练淡雅的语言,领悟语言营构的意境。
2、品读第二部分朴素自然的语言,领悟其借题发挥的高妙情旨。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
4、掌握重要文言词句的意义或用法,积累一些精彩语句。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
1、品读第一部分简练淡雅的语言,领悟语言营构的意境。
2、掌握部分重要文言词句的意义或用法。
教学重点:品读简练淡雅的语言。
教学难点:领悟语言营构的意境。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机、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实物投影显示王羲之《兰亭序帖卷》,让学生欣赏。
2、略作介绍:这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帖卷上的字一个个写得遒劲刚健、清秀飘逸,书法之妙,历来备受推崇。
3、导入新课:
王羲之不但精于书法,而且富于文才。前人评论他的文章说:“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投影显示)大家看到的这篇书法作品,素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又名《兰亭集序》,正是王羲之兴之所至,创作而成的。《兰亭集序》既是佳作,又是名帖,可谓文、书双绝,相得益彰,千古传诵。我们今天要阅读的正是这么一篇传世美文。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简读题目,明确体裁。
1、请学生找出点明文章体裁的字眼:序。明确:本文是王羲之为《兰亭集》这部诗歌集子所写的序言。
2、请学生听一遍录音范读,注意正音,并且体会这篇序言的抒情性特点。
三、品读第一部分的语言,领略语言营构的意境。
(一)、简介前人的评论,引起品读语言的兴趣。
1、投影显示古人评论一则,老师对其中的疑难字词略作解释。
“其笔意疏旷淡宕,渐近自然,如云气空濛,往来纸上。后来惟陶靖节文庶几近之,余远不及也。”
2、投影显示现代评论一则。
“语句简洁流畅,朴素自然,宛如一曲清溪,淙淙作响,流传至今。”
3、引导学生明确这两则评论所极力推崇的是文章的语言风格,要求学生找出序言中最能体现其语言风格、抒情色彩最浓厚的一段(第①段)。
(二)、简要讨论第①段中部分重点词句的意义或用法,扫除语言障碍。
投影显示三组题目,老师略作点拔,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1、请根据语言环境解释下面三个多义词的意义。
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高的)
A、修
b、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寿命长)
a、引以为流觞曲水(酒杯)
B、觞
b、一觞一咏(饮酒)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热闹)
C、盛
b、俯察品类之盛(繁多)
2、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词义。
a、少长咸集(少:年龄小的人;长:年龄大的人)(形—名)
b、游目骋怀(奔驰—使... ... 奔驰,使... ...开阔)
c、流觞曲水(流动—使... ...流动)
(b、c皆为使动用法)
3、根据上下文,补出下面两个句子省略了的成分并翻译。
a、映带(于亭之)左右
[辉映环绕在兰亭的四周]
b、引(清流激湍)以为流觞(之)曲水
[疏引(清澈湍急的水流)来作为飘流酒杯(的)环曲水渠]
(三)、品读语言,领悟意境。
1、诵读第①段,了解内容要点,初步品味。
A、请一位学生诵读第①段,其他学生边聆听边默读,然后思考回答两个问题。
a、第①段叙述描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抒发了怎样的感受?
b、用心品味语言,挑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句话,说说:好在什么地方?
B、提问一位学生回答a小题。 (板书:兰亭盛会之乐)
C、提问两位学生回答b小题,老师简略评价,肯定学生们的领悟,提出调动联想和想象深入品读语言的要求。
2、引导学生深入品读语言。
(1)、品读直接抒情句,领悟抒情的力度。
A、请学生找出第①段中直接抒发兰亭盛会快乐之情的一个句子。(信可乐也。)
B、引导学生理解句中副词“信”的意义及其强调作用。
C、请学生翻译整句话,感悟其感叹语气。
D、引导学生小结:使用了强调副词“信”,又加上感叹语气,使快乐之情的分量显得尤其重,抒情力度显得更加强。
(2)、品读盛会第一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A、引导学生抓住“贤”字,理解与会人士的才能风范。
B、引导学生抓住“群贤”、“少长”两词及“毕”、“咸”两字想象贤才俱至、知音相聚的快乐场面,感受其热烈气氛。
(板书: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3)、品读盛会第二乐:山岭林竹,清流激湍。
A、 请学生找出描写会场周围自然环境的句子,理清其中所写的景物。
B、引导学生品读有关山景的描写。
品读关键词“崇”、“峻”、“茂”、“修”,大胆想象山岭的险峻、密林的青葱、修竹的摇曳,用心感受整个山岭富有动感的生命力。
投影展示兰亭外竹林图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