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词语,请大家读一读,看看能发现什么?
出示:
富有——贫穷
聪明——愚笨
健全——残疾
大方——吝啬
美丽——丑陋
年轻——衰老
师:谁来读一读?(一生站起来响亮地读出来。)
师:同学们一起来读。(生齐读)发现什么了?
生:这些词语每一组前后两个词都是反义词。
师:还发现了什么?
生:每一组词语中,前面的词语都是褒义的,后面的词语都是贬义的。
师:不看屏幕,我随意说出其中一个词,你们回答出它的反义词。(师生对接。)
教学过程
一
师:同学们,在我国近代文学史上,有一个文学家,他写出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这个文学家就是——
生(齐):鲁迅。
师:对于鲁迅,你都了解什么呢?
生:我知道他写了很多诗歌和小说。
师:对!最著名的小说就是《狂人日记》和《呐喊》。
生:我知道他的原名叫周树人。他在一生中用了很多笔名,鲁迅就是其中一个。
师:是的,鲁迅先生一生共有一百多个笔名。
生:我知道鲁迅深受大家的爱戴,从他的侄女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中知道,在鲁迅先生去世的时候,很多人都来追悼他,为他送行。
师:同学们,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72年了,72年的时间,岁月的风尘并没有把这个名字掩埋在历史深处,相反,他的名字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加光彩夺目。鲁迅先生身上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让他得到了这么多人这么持久的爱戴呢?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一面》这两篇文章中同学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再走进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1949年参加完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以后,挥笔写下的经典诗篇《有的人》。(板书)
二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谁能把这首诗读一读?
(没人举手。)
师:是不是想自己先读一遍呢? (生,点头)好的,自己读读吧!(朗朗的书声响起来,生读得很投入。)
师:在这首诗中只有一个字容易读错,就在这一句中——
出示: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师:猜一猜,我说的容易读错的字是哪一个?(生大多说“呵”,有的把字音说成是he,有的说成是a)
师:(板书“呵”)这个字到底读什么呢?
(生犹豫)
师:这个字平时读“he”,比如——
生(齐):笑呵呵。
师:对!还有“呵斥”。
师:他还有其他的读音,比如——
生(齐):a。
师:什么时候应该读“a”呢?(生不语)同学们,“呵”和“啊”这两个字有的时候读音和意思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它一样可以读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但刚才很多同学都把它读成了第四声,这是为什么呢?(生不语)
读一读,体会体会,读第四声的时候表示什么样的感情?(生练习)
生:表示赞叹。
生:表示赞美。
生:表示自豪。
师: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呢?
生:这些骑在别人头上的人,对自己的做法很骄傲。
生:这些人感到自己很了不起,所以才说“呵,我多伟大!”
师:所以,在这里应该读第四声。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生齐读)这个句子读正确了,其他的一定都能读正确。
同学们知道吗?在过去,诗歌是可以配上曲子唱出来的。所以,诗歌本身有一定的节奏,像音乐一样。读诗和读普通的文章是不一样的,它更讲究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诗歌了,我相信,运用你们以往的朗读经验一定能把这首诗的节奏读准确。可以吗?
生(齐):可以。(但回答的有点犹豫。)
师:不敢肯定是吗?没关系,我交给同学们一个方法,相信你们用这种方法一定能读好。在读的时候,你要仔细体会体会,在每一句诗中,你想把哪个词读得突出一点,就在这个词语的下面加上小圆点,这个点在朗读中叫“重音符号”。(板书)一句诗中你认为在哪个词语后面该停顿,就在这个词语后画一条斜线“/”,这条线叫“间隔线”。
比如:第一段,我体会着应该这样读。(师范读),出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下面自己体会着读一读这首诗,把你的体会用这两个符号标出来。
(生自由练习,师作简单指导。)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
(片刻,有一男生举手。)
(生读,读得很有节奏,把握得也很好。学生自发的给予掌声。)
师:读得多好啊!哪位同学再来读?(举手的人一下子多起来。一女生读,节奏把握得更好。掌声。)
师:我相信同学们都能有节奏地读好这首诗。
(生齐读。)
师:同学们,把握好了诗的节奏,是不是这首诗就读好了呢?
生:不是,还要读得有感情。
师:是的,诗歌中都寄托着一定的感情,比如这首诗,作者写了两类人,一类是——
生:一类是活着但已经死了的人;一类是——死了却还活着的人。
师: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ndroid Studio系列教程2--基本设置与运行.pdf VIP
- 《光伏施工质量管理制度》.docx VIP
- 妇产科手术分级目录.pdf VIP
- VW 01110-3-2020-螺纹连接第三部分:监视连续旋转驱动工具的参数设置系统(中文).pdf VIP
- 原子、分子、离子和元素的相互关系.ppt VIP
- 桂林理工大学 856材料科学基础 2015-2021年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pdf VIP
- 4区块链原理与技术 第四讲 共识算法.pptx VIP
- 国际服务贸易 教学案例(王海文).docx
- 雅马哈CLP785&775&745&735用户使用说明书.pdf
- VW 01110_2_EN-2022 螺纹连接装配和工艺保证.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