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中国环境法基本原则的立法发展与再发展-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专题研讨 ·
论中国环境法基本原则的立法发展与再发展
竺 效
[内容摘要] 作为我国最主要环境立法的《环境保护法》应当明文规定环
境法的基本原则。2014年修订该法时,新增了有关环境保护原则的专条,这是
我国近35年环境立法史上首次以立法明文宣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对于环境
法学者而言,此过程虽漫长、艰难,但其进步意义明显、巨大。新法所确立的“保
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和“损害担责”等四项环境法基本
原则,依次应是学理上的“(环境)风险防范”、“预防(环境)损害”、“公众参与
(环境保护)”、发展了的“污染者付费”原则之立法表述。就法律解释、法律执
行、立法技术而言,环境法基本原则在未来中国仍有寻求新发展的必要和空间。
[关 键 词] 环境保护法 风险防范 损害预防 公众参与 损害担责
2011年《环境保护法》修改被列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计划,之后历经四次审议、
二次公开征求意见,三年后终于尘埃落定。2014年4月24日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新《环境保护法》”),该法
第5条明文宣示了“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
则”,在我国环境立法史上,这是环境基本法对环境法基本原则的首次直接规定,无疑具有
非凡的历史进步意义。若要准确解读该条内涵,则需结合对该条立法过程和新法总则相关
条款的分析,本文拟尝试之。
一、《环境保护法》应明文宣示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1〕
关于《环境保护法》的定位,我国环境法学界一直存有争议。 笔者一直主张将《环境
竺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学博士。本文系国家社科
基金青年项目“生态损害综合预防和救济法律机制研究”(项目号10CFX0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亦受“2013-2014年度
中达环境法青年学者奖”资助。
〔1〕 有学者主张定位为环境领域的基本法,参见吕忠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 1997年版,第66页。也有学者将
之称为“综合基本法”,参见汪劲:《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 119、120页;还有学者主张定位为综合法,
参见张梓太:《环境保护法》,河海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王灿发:《环境法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40页。
4
竺 效 论中国环境法基本原则的立法发展与再发展
保护法》定位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并逐步发展达到这一目标。正如汪劲教授所总结:
“无论是从借鉴西方国家(地区)的环境立法实践出发,还是从环境与资源保护在国家社会、
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程度出发,我国都有必要制定一部高位阶的环境保护基本法来指导和统
〔2〕
领单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
汪劲教授认为,环境法基本原则“是指环境法在创制和施行中必须遵循的具有约束力
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准则”,“环境法基本原则既是环境法基本理念在环境法上的具体体现,
〔3〕
又是环境法的本质、技术原理与国家环境政策在环境法上的具体反映”。 环境法基本原
则应是经由环境立法“所确认并反映环境法本质和特征的原则,是贯穿整个环境法体系、具
〔4〕
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性原则”。
根据法理学家的揭示,“法的基本原则体现着法的本质和根本价值,是整个法律活动的
〔5〕
指导思想和出发点,构成法律体系中的灵魂,决定着法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正所谓贯
彻于法律运行的始终者方为基本法律原则,而部门法的基本法律原则能确保法律规则在法
律的制定、解释、执行和司法各环节始终保持其统一性,并能有助于解决上述各法治运行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