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道德和谐-哲学.PDF

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道德和谐-哲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2006年第3期 船 山学 刊 No.3.2006 (复总第61期) ChuamhanJourml Sum No.61 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的道德和谐 — — 基于公共管理的视角 李建华 李 好 摘 要: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城的分化是现代伦理秩序建立的前提,而公共领城与 私人领城的道德和谐是现代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这就要求在私人领域做到合理利己 在公共领城无私利他;当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发生伦理冲突的时候,则要求坚持公共利 益至上,并建立相应的互动性的责任伦理体系. 在农业社会中,当人类社会治理还属于统治型的模式时, 他同样的欲望、同样厌恶的人同住在社会中.因此道德学将向他 “公 与 “私 尚未分化,不存在着公私领域的分离和公私部门 指明,为了使自己幸福,就必须为自己幸福所需要的别人的幸福 的分立,“私 的真实内涵仅仅是指以个人生活为中心取向的占 而工作;它将向他证明,在所有的东西中,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 有形态和活动内容,而 “公 则是以集体生活为中心取向的占有 人 尔巴哈称这是一种 “完全的、合乎人情的利己主义 原 形态和活动内容.“私 相对于 “公 只是人群集合规模的大小. 则. 个人相对于群体,再大的事也属于 “私 ;而群体对个人而言,再 合理的利己主义在强调利己的同时,也强调利他,认为只有 小的事也属于 “公 .到了工业社会,随着管理塑社会治理模式 在利己的同时也照顾到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自己的利益才不至 的出现,才开始出现了公共领域、公共和益与私人领域、私人利 于淹没在各个人相互搏斗的惊涛骇浪中.这种利己主义还往往 益的分化和分立的情况.公私两域的分化和分立,尽管有利于对 强调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即认为个人在主观上追求一 公共部门和政府的治理以及公共治理者做出合乎道德的判断和 己之利时,一只 “看不见的手 会把个人引向为社会造福的轨道 审视,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道德和谐实乃建立社会主义和 上来.它奉 “自爱 这条道德戒律为金科玉律.爱尔维修对此曾 谐社会的基础. 作经典式的表述:人从幼年到风烛残年一直铭刻在心里的感情, 就是 “对自己的爱 ;不论人们所受的教育有什么差别,“在任何 一 、 私人领域的合理利己 时代,任何国家,人们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爱自己甚于爱别人 的 ;“人们好象在牺牲,但是从来不为别人的幸福牺牲自己的 为了生存和发展,人就天性而论是利己的,这是人作为动 幸福.河水是不向河源倒流的,人们也不会违抗他们的利益的激 物所有的一种自然本能特性.在古希腊伦理学的创始人亚里士 流.谁要这样做,就会是疯子.而这样的疯子毕竟太少,不足以影 多德那里,便论及人追求自身利益的 “生物倾向性 .他认为人 一 方面是理性的政治动物,另一方面人又还是自然界的一种生 响整个社会. 上所述,合理的利己主义是以个体为出发点, 命存在,故总有利己的欲望和冲动.中世纪的伦理学家承认了人 构筑其理论体系的,虽然它也关涉他人之利益,但最终还是一种 有利己的天性,但认为这和神性相离,因而是应遭诅咒的 “恶 自我利益的实现手段,换而言之,它是一种立足于 “己 的不朽 之品性.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们对中世纪的以神性压抑人 的 “私善 . 性的异化现象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认为利己是人固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