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6.3 非静止轨道卫星星座
卫星星座定义:具有相似类型和功能的多颗卫
星,分布在相似的或互补的轨道上,在共享控制
下协同完成一定的任务。
卫星星座的提出:使用卫星星座来为全球主要地
区提供无线通信服务的思想可以追溯到1945年,
Clarke在无线世界(Wireless World )上发表的论
文中提出采用3颗静止轨道卫星为赤道区域提供连
续覆盖。
2
6.3 非静止轨道卫星星座
现在,已经提出了很多的低轨(LEO)、中轨
(MEO)、和高椭圆轨道(HEO)星座,这些星座
能过提供对全球区域或特定目标区域的连续覆
盖。已经成功运行的低轨卫星星座有铱
(Iridium)系统和“全球通”(Globalstar),
它们分别提供全球覆盖和对南北纬70°之间区域
的连续覆盖。
3
6.3.1 星座设计时的基本考虑
在卫星星座的设计中,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以最少
数量的卫星实现对指定区域的覆盖。如前所述,在
给定了最低用户仰角的情况下,轨道高度成为影响
单颗卫星覆盖区域大小的唯一因素。虽然单颗的静
止轨道卫星能够提供大范围的连续覆盖,但是卫星
移动通信系统还是倾向于采用非静止轨道星座。
4
6.3.1 星座设计时的基本考虑
通常,卫星星座的选择会基于以下的一些因素:
► 用户仰角应尽可能大。大仰角对卫星移动业务而
言是特别重要的。随着仰角的增大,多径和遮蔽
问题将得到缓解,使得通信链路的质量得到提
高。当然,我们必须在仰角特性和卫星的覆盖尺
度特性上取得折中,毕竟大仰角意味着小的覆盖
半径,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卫星。
5
6.3.1 星座设计时的基本考虑
►信号的传输延时应尽可能低。低延时对实施通信
服务(话音、视频会议等)是至关重要的,这也
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移动卫星通信的轨道高度选
择。
►卫星有效载荷的能量消耗要尽可能低。毕竟卫星
只能依靠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提供能量。
6
6.3.1 星座设计时的基本考虑
►如果系统采用星际链路,则面内和面间的星际链
路干扰必须限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给星座
轨道的分布间隔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通常,对一个最佳卫星星座而言,最高效的
轨道平面是那些卫星在面内均匀分布的平面,而
同时这些轨道平面的升交点应在赤道平面内等间
隔分布。此时,星座中总的卫星数量为N=P*S,其
中,P是轨道面数量,S是每轨道面内的卫星数
量。
7
6.3.1 星座设计时的基本考虑
星座设计时的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是对覆盖区的
多重覆盖问题。多重覆盖能够提升系统的物理抗
毁性,支持信号的分集接受,对支持特定的应用
和提供有保障的服务是很重要的。
8
卫星星际链路 续6
星际链路的方位角计算
►方位角的度量以卫星运动方向为基准,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到
卫星连线方向。
►根据Ballard 的卫星位置以及相互关系表征方法(图6-15 ),t
时刻卫星i对j 的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