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区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品的微生物污染 药品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的产生、附着而给药品及生产环境带来不良影响。药品的微生物污染也称染菌。 污染药品的细菌:常见污染药物制剂的细菌是一些生命力较强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及一些霉菌,抵抗力弱的细菌一般不易造成污染。 药品的微生物污染源:空气、水、厂房与设备、药品生产用原辅料、包装材料、昆虫和其它啮齿动物、生产操作人员 * 消毒与灭菌 下列术语常用于表示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微生物的杀灭程度 消毒:杀死物体上病源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的芽胞。消毒所用的试剂称为消毒剂。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细菌芽孢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抑菌: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长繁殖。常用的抑菌剂为各种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的繁殖。 防腐: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同一种化学药品在高浓度时为消毒剂,低浓度时常为防腐剂。 无菌:不存在活的细菌。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为无菌操作。 * ★芽孢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新转变成为营养态细胞; 一般的芽孢在普通的条件下可保存几年至几十年的生活力;世界上最古老的芽孢:2.5亿年; 其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等理化因素有强大的抵抗力; 杀灭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 消毒与灭菌 一、物理灭菌方法 热力灭菌法 辐射杀菌法 滤过除菌法 超声波杀菌法 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 消毒与灭菌 热力灭菌法:使蛋白质、酶及核酸永久性破环,细胞膜溶解,导致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死亡。 1、干热灭菌法—采用灼烧或干热空气灭菌 ,使用方便,适用于玻璃器皿和瓷器等耐高温的固体物的灭菌 。 2、湿热灭菌法—利用热蒸汽杀死微生物。 高压蒸汽灭菌:利用高温高压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 ,蒸汽的穿透力较热空气强可以杀死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真菌的孢子或休眠体等耐高温的个体 。最可靠最适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 * 消毒与灭菌 辐射灭菌法 1、紫外线: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 菌作用。穿透物质的能力很差,一般要求紫外灯距离照射物不超过1.0米为宜 2、电离辐射 高速电子、X射线、γ射线 3、微波 波长1mm~1m * 消毒与灭菌 滤过除菌法 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以达到除菌目的。 滤菌器含有微细小孔≤0.22微米,只允许液体或气体通过,而大于孔径的细菌等颗粒不能通过 。 适用范围: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等的除菌。 * 消毒与灭菌 二、化学灭菌方法 许多化学药物能影响微生物的化学组成、物理结构和生理活性,从而发挥防腐、消毒及灭菌的作用。 洁净室(区)应定期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 消毒与灭菌 ★常用消毒剂种类和用途 类别 作用机制 常用种类 用途 酚类 蛋白变性,细胞膜损伤 石炭酸 地面、器具表面、皮肤消毒 醇类 蛋白变性 75%酒精 皮肤、体温计消毒 氧化剂 氧化、蛋白沉淀 二氧化氯 地面、器具表面、皮肤消毒 重金属盐 氧化、蛋白酶变性 红汞、硫柳汞 皮肤、粘膜、小创伤消毒 氧化剂 氧化、蛋白沉淀 过氧乙酸、碘酒 塑料、玻璃器材、皮肤消毒 表面活性剂 蛋白变性,细胞膜损伤 0.1%新洁而灭 地面、器具表面、皮肤消毒 * 卫生管理 1.了解污染源 对药品生产全过程可能造成污染的来源,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从而设计一个完好的生产工艺,制定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从各个环节采取消毒和卫生措施来防止微生物污染,使产品达到所要求的卫生学质量,包括稳定性及各种微生物参数。 2.进行微生物监测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应按GMP要求不断进行各项微生物卫生学监测。例如:对洁净室空气中的浮游菌、沉降菌的监测;对无菌设备清洁灭菌的验证;对非无菌药品进行细菌和活菌数测定和病原菌的限制性检查等。 * 卫生管理 3.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清洁 严格按照“管理规程(生)管-3生产科环境卫生管理的有关规定”对生产科各个区域进行清洁卫生,确保生产区域符合GMP卫生管理要求。 4.做好生产人员卫生管理 新进人员的健康检查:药品生产企业在招收新职工时,一定要对新职工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要确保新员工不患有急性或慢性传染病。 建立生产人员健康档案:药品生产企业应对职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至少每年体检一次;患有传染病或体表有伤口者不得进入洁净室。 培养药品生产人员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洁净区生产人员要求:进入洁净室必须更换洁净服;并按照规定程序进出洁净室;在洁净区生产操作动作要准、稳、轻、少,减少不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