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流流态实验.doc
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扌艮告
水利水电学院
实验名称
管流流态实验
指导教师
姓名
年级
学号
成绩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沿程水头损失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并确定临界雷诺数。
加深对不同流态的阻力和损失规律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7p ° a
7
p ° a 9v; 了
5 + 一 + J _ + 几(1-2)
Y 2g
7 2g
由于是等直径管道恒定均匀流,所以vl=v2, al=a2, hw(l-2)=hf(l-2),
即沿程水头损失等于流段
测压管水头差:hf=(zl+p2/a)-(z2+p2/a)
断面与2?2的测压管接读数为hl及h2,量测氏度为L,则水力坡度
J=(hl-h2)sina/L
用体积法测定流量.利用量筒与秒表,得到量筒盛水的时间T及T时间内盛水的体 积V。则流量Q二V/T,相应的断面平均流速v=Q/Ao
量测水温,查相关曲线得运动粘滞性系数或用下式计算:
v =0.01775/(l=0.0337t+0.000221t2 (cm2/s)
式中t单位:°C
则可得到相应于不同流速时的雷诺数:Re=vd/ v 三:实验仪器
设备如图2-13所示。另备打气筒一个,量筒一个,秒表一只,温度计一只(由实验 小组向实验室借用)。
图1
图1管流流态试验简图
四:实验步骤
1?打开水箱下的进水阀向水箱充水,使水箱稍冇溢水。再全开管道上的询阀与尾阀, 以冲洗管道。
2?反复开关尾阀,排出管道中空气。
从紊流做到层流,将尾阀开到一定的开度,开始实验,待水流稳定后,测读hl,hl、 W,T便完成了第一个测次。尔后逐次关小尾阀,重复上述操作与测读,一直做到管 道出流几乎成滴淋状,方才做完了从紊流到层流的实验过程。
4?再从层流做到紊流,逐次开大尾阀,逐次测读(若时间冇限,可不做此步骤)。
5?实验过程屮,每半小吋量测一次水温,取用水温平均值。
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以logJ为纵座标,以logv为横坐标,在方格纸上点绘其 关系曲线,再从该图上确定出临界流速值vk,从而计算出临界雷诺数Rek的值,并标 明实验成果线段的坡度,即为本次实验的成果。
五、 注意事项
1?应尽可能减少外界对水流的干扰,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环境安静,不要碰撞管道 以及与管道有联系的器件,要仔细轻巧地操作,尾阀开度的改变对水流也是一个干扰, 因而操作阀门要轻微缓慢,而11切忌在关小的过程中冇开大,或在开大的过程中冇关 小的现象发生。
2?尾阀开度的变化不宜过大。当接近临界区Rek=(2300?2000),更要细心操作,一个 单程的量测(从紊流到层流;或从层流到紊流),应做15?20个以上的测次,预计全 部实测的雷诺数约在500?8000 Z间,但在雷诺数小丁 2500以下时约需10个测次才 能保证实验成果比较完满。
3?每调节一次尾阀,必须等待3分钟,使水流稳定后,方可施测。
4?量测水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量筒的水中来读数,不可将它拿出水面Z外读数。
六、 量测与计算
实验数据
管径d= 2 cm; 管道过水而积A= 3. 14 cm2;量测段长度L=
500 cm;比压计倾斜率sina=0. 5
水温^17.2 °C ; 运动粘性系数v = O.OllcmVs,
数据记录及计算表
表1 :管流流态数据记录
测 次
比压计读数
水头 损失
hf
cm
水力坡 度
J
体 积V cm3
时间
T
(s)
流量Q
cm3/s
流 速
V cm/
s
Re
log
J
log
V
VI
cm
▽ 2
cm
Vl-
V2 cm
1
25.40
9.40
16.00
8.00
0.0160
817
6.40
127.65
6
40.
634
7388
-1.796
1.609
2
23.80
11.40
12.40
6.20
0.0124
837
7.65
109.41
2
34.
827
6332
-1.907
1.542
3
22.20
13.50
8.50
4.25
0.0085
818
9.13
89.545
2
519
5185
-2.071
1.455
4
20.90
14.90
6.00
3.00
0.0060
807
11.07
72.900
23.
305
4219
-2.222
1.366
5
20.00
16.20
3.80
1.90
0.0038
949
16.59
57.203
18.
208
3311
-2.420
1.260
6
19.50
17.00
3.50
1.75
0.0035
958
20.94
45.750
14.
563
2648
-2.523
1.197
7
19.10
17.40
1.70
0.85
0.0017
960
24.47
39.232
12.
488
2271
-2.770
1.095
8
19.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