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观音信仰的中土改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8卷第6期 平顶山学院学报 Vol.28No.6               2013年12月               JournalofPingdingshanUniversity Dec.2013 印度观音信仰的中土改造 崔 峰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成县742500) 摘   要: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印度观音信仰在输入到中国之后,受到选择和改造。突出表现在:一是 在功能的选择上,救苦救难及其与中国孝文化结合起来的送子功能成为鲜明的特征;二是创造出与自己文化相 适应的新内容,专门宣扬观音的疑伪经大量出现,观音的形象由男性转变为女性。密教下的千手观音,也最终演 变成与孝文化结合的香山大悲菩萨的形象。佛教的中国化发展为中国化了的佛教一并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关 键 词:观音信仰;中土改造;千手观音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670(2013)06-0110-05   观音信仰在印度最早以救难的观念出现,随后被 主要表现在身世、显化、灵感、道场等方面的中国化。 吸收到佛教诸多经典之中,而其中重点专讲该内容的 唐代玄宗时密教的传播,使观音信仰又参入了密教的 则是后来的《法华经》本。随着佛经的陆续翻译,该 因素。 信仰思想进入汉地,瞬即带来民众的重视。但是来到 在《普门品》中,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三种不同的 中国本土的印度观音信仰并没有直接进入中国文化 化身,《楞严经》中则举出了三十二种不同的化身。 的机体,而是被进行了选择、吸收和改造。佛教的中 对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种化身,中国佛教徒大胆地给 国化使得观音信仰逐步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并创造出 予改装,把观音菩萨的显相范围扩展到所有人群,尤 适合于自己的信仰内容。本文主要从观音信仰功能 其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出现的群体,创造出中国特色 的变化、疑伪经的产生、观音性别的变化以及密教影 的三十三种观音。这些亲和力的形象使观音菩萨成 响下千手观音的演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这一过程,时 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佛教尊神,相应的故事也随 间也主要集中在南北朝和隋唐时代。 之流传开来。从《普门品》的“三十三身”到富有浓郁 中国特色的“三十三观音”,观音显相信仰最终实现 一、印度观音信仰的输入和功能变化 [1] 了彻底的中国化。 西晋竺法护的《正法华经》译完后,其中的第十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篇说:“若有无量百千万 卷第二三品《光世音普门品》得到单独传播,观音信 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 仰开始在内地流行起来。但是由于翻译文句的晦涩 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 [2] 再加上战乱的原因,传播受到极大影响。到了后秦, 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菩萨威神力故。” 它强 鸠摩罗什重译该经并定名为《妙法莲华经》。由于后 调通过“一心称名”而达到“皆得解脱”的境界。而 本翻译的出色,不但通俗易懂而且表达思想准确到 各种观音灵验记故事也无一例外的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