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企业案例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蒙牛企业 案例分析  组长:金凡楣 0607060122 (企业组织文化分析 及案例、组织文化、环境、战略部分文档制作) 案例描述: “天苍苍,野芒芒,风吹草低见牛羊”,就在内蒙这快天然优质且 人均拥有奶量和牛奶增长进展居全国第一的牧场上,牛根生以 1000 万元注册资本于 1999 年 1 月成立了这个中国民营企业巨头——蒙牛 乳业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 成立之初,企业面临着无工厂、无奶源、无市场,以及“伊利” 的重重压力。牛根生进行大胆的作法,以注册资本 300 万元打广告, 雇佣工人,为合作方出人才,出标准,出管理,出技术,出品牌,进 军了牛奶市场。为避开与当时乳业老大“伊利”的冲突,他们做出了: 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建立奶站;凡是非奶站的牛奶 蒙牛不收;凡是跟伊利收购价格标准不一致的蒙牛不收。并且于 2000 年提出“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把标杆定为伊利,随后又在呼和 浩特市的红色路牌上打上“蒙牛乳业,创内蒙古第二品牌”和“向伊 利学习,为民族争气”。有的广告牌还写着“千里草原腾起伊力、兴 发、蒙牛乳业”。借这两个内蒙无人不知的大企业的“势”出自己的 “名”,使伊利降低“敌意”。2000 年 9 月~2001 年 12 月,他们推出 《为内蒙古喝彩,中国乳都》的公益广告,在3000 多幅灯箱广告中, 推出“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在成长的过程中, 蒙牛从未错过每一次商机。2005 年的“超级女生”,更让蒙牛走进大 家视野,并使蒙牛酸酸乳销售额比同年增长了 2.7 倍。神五升天,蒙 牛打出“航天员专用奶”,在中央电视台争做广告。蒙牛 1999 年 4400 万的销售额排名 1116,而到2002 年,就进入乳业排名第四,销售额 直迈 21 亿。这些成就取决于他们得天独厚的资源与管理。在成员之 间 8 大元老均来自伊利,90%的中层干部也来自伊利。干部们在乳业 平均工作年限都在五年以上。2003 年,以牛根生任院长成立企业商 学院。要求每位新员工接受一周全封闭入职培训,灌输企业精神文明 和企业文化的双重标准。并把每年 7 月 19 日和11 月最后一个星期五 为学习节。同时,两次制作了企业文化手册,并与瑞典利乐公司合作。 蒙牛以他们的口号要求做到最好并放眼世界。 蒙牛乳业在断断的 8 年时间里创造了众多的商业奇迹,成为现中 国乃至世界乳业的领军式企业。除了他的领导阶层做出的正确企业决 策外,另一个使蒙牛如此成功的原因就是该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要说蒙牛的社会责任感,不得不从三方面谈起:商业合作伙伴, 消费者和国家。 作为乳制品生产巨头,蒙牛的最大合作伙伴就数广大奶农了。众 所周知,奶业是一个关系到亿万消费者、千百奶农的巨大社会产业链, 也是一个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巨大生态链,用蒙牛总裁杨文俊的话 说,是一个巨大的“利益共同体”。没有奶农先富起来,没有与环境 的和谐共处,蒙牛就无法取得可持续的成长,更无庸说继续保持令人 惊叹的发展速度。因此,蒙牛成立八年来,一直在想奶农之所想、急 奶农之所急。目前,蒙牛在各生产基地的周遍地区建立奶站 3700 多 个,联结奶农 300 万,累计收购鲜奶 800 万吨,日均收奶量以超过万 吨,为中国第一。此时,在别人看来,利用“收奶冠军”的优势,蒙 牛完全可以跟奶农压价,让自己的收奶价格降到最低,毕竟这直接关 系着蒙牛的运营成本。但是在“利益共同体”的观念下,蒙牛却从来 不这么做。几年来,蒙牛一直是行业中收奶价较高的企业之一,而且 蒙牛想尽办法对奶农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和帮助:分别与政府、银行 联合,采取政府及企业贴息等方式,面向奶农设立了“养奶牛专项贷 款”,大力扶助奶农发展奶牛养殖业,低息贷款给奶农们购买奶牛; 蒙牛还定期派出技术人员,免费向奶农们传授养好牛、产好奶的科学 知识。依靠养奶牛,不少村民一家全年收入超过 3 万元,用奶农们的 话说,“捧上了金饭碗”。8 年中蒙牛为奶农累计发放奶款超过 200 亿 元,仅 2006 年发放奶款近 62 亿元。为此,蒙牛被誉为西部大开发以 来“最大的造饭碗企业”。2007 年,由于饲料价格上涨压力进一步加 剧,奶农们的经济收益受到严重的威胁,蒙牛本着“奶农是奶业的根 本,乳制品企业只有与奶农结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才能实现次持久 发展”的信条在行业中带头几番主动向奶农提高了收奶价格,最终使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