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儒家襟怀与春秋笔法
以指定篇章作為學習切人點的課堂教學實踐(一)
儒家襟懷與春秋筆法
1 孔子學說
1.1 禮之涵義
1.1.1晉侯謂女叔齊曰:「魯侯不亦善於禮乎?」對曰:「魯侯焉知禮!」公曰:
「何為?自郊勞賓至近郊,使卿勞之( )至于贈賄贈財帛( ) ,禮無違者,何故不知?」
對曰:「是儀也,不可謂禮。禮,所以守其國,行其政令,無失其民者也。
《左傳 ‧昭公五年》
1.2 重「禮」
1.2.1 不學禮,無以立。 《論語 ‧季氏 16.13》
1.2.2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論語 ‧憲問14.41》
1.3 重「義」
1.3.1 子曰:「見義不為,無勇也。」 《論語 ‧為政2.24 》
1.3.2 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論語 ‧陽貨17.23》
1.3.3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 《論語 ‧衛靈公 15.18》
1.4 核心思想 :「仁」
1.4.1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論語 ‧顏淵 12.22》
1.4.2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 ‧雍也6.30 》
1.4.3仲弓問仁。子曰:「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 ‧顏淵 12.2》
1.5 求仁得仁
1.5.1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論語 ‧述而7:30 》
1.5.2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稱許為仁( ) 。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
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論語 ‧顏淵 12.1》
1.6 孔子學說小結
1.6.1 仁、義、禮的關係
1.6.2 孔子學說之文化意義
1
以指定篇章作為學習切人點的課堂教學實踐(一)
2 《論仁 論孝 論君子》解說 (附件一)
2.1 仁、孝、君子的關係
2.1.1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論語 ‧學而 1.2》
2.1.2君 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論語 ‧里仁4.5 》
2.2 論仁
2.3 論孝
2.4 論君子
3 孟子性善論
3.1 《論四端》解說 (附件二)
3.1.1 「人性本善」之義
3.1.2 性善與仁政
3.2 孟子性善說之文化意義
4 春秋筆法 :寫作策略
4.1 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公羊傳》
4.2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孔子學生) 而進之,
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 (娶)於吳,為同姓皆姬姓( ) ,謂之吳孟
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
知之。」 《論語 ‧述而7.31 》
4.3 七十子之徒口受其傳指詮釋、意旨( ) ,為有所刺譏襃諱挹損(抑損)之文辭不可以書
見也。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
論其語,成《左氏春秋》。 《史記 ‧十二諸侯年表》
4.4 《曹劌論戰》賞析 (附件三)
5 司馬遷 《廉頗藺相如列傳》(附件四)
5.1 詞句理解
5.1.1 寧許以負秦曲(19) :寧可答應將璧給秦國,(假如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