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体会从倦怠走向幸福.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班主任工作体会从倦怠走向幸福

班主任工作体会从倦怠走向幸福   从倦怠走向幸福   黎志新   从倦怠走向幸福这句话,非常准确地将我12年的从教生涯的心理状态表达了出来。实在找不出更好的字眼来形容自己的每一天,搜遍大脑中拥有的所有词汇,还是觉得“成长”二字是最恰当的。于是,在“成长”中,“倦怠”渐行渐远直至从我的生命中消失,“幸福”渐走渐近直至充盈我的整个心灵……   一、我的从教经历   我1995年参加工作,我常常把自己12年的从教生涯,一分为二:   前8年,我如老黄牛一般埋头干活,每册书每篇文的边边角角都写满了批注;每本教参上都留下了我备课的印记,但是苦过累过之后,结下的果酸酸涩涩,我倦容满面心力交瘁地备着课教着书。   后4年,我“恍然醒悟”,从课本中抬起头来上网看看风景,把教参挪开,留出位置放几本杂书,这样的“不务正业”却喜获丰收,果实硕大且甜蜜,我还没感觉那么苦那么累!我的眼睛不再盯住学生的“缺点”了,而是专瞧他们的“长处”;我的注意力也不专注于恶劣的教育环境了,而是着眼于“不求改变环境,但求改变自己”的心态上。   于是,阳光明媚的日子越来越多,乌云满天的时候越来越少;和朋友开怀大笑的时候越来越多,满面愁容发牢骚的时候越来越少了。   生活就是这样,改变了看问题的角度,心态也随之改变;改变了心态,生活也随之改变。   7年的班主任经历,我也将之一分为二。   前3年,我早起五更去宿舍叫学生起床,夜归凌晨在宿舍区巡查;帮体育考生熬营养汤,守护生病住院的学生;大扫除时抡起扫帚和学生一起挥汗如雨,布置学习园地时拿起剪刀画笔和学生一起辛勤劳作;大事小事亲力亲为,任劳任怨;但是,猴孩子们三天一小事五天一大事,我补了东墙漏西墙。我疲于奔命,怨言满腹,心中常常被一股挥之不去堵塞于胸的“委屈感”折磨着,我苦不堪言。   女儿的降生让我有了一段名正言顺的休整期,我不用再去做班主任,我不必再去受那份苦。女儿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甚至她的号啕大哭她的撒娇耍赖,我都觉得可爱,她的成长唤醒了我潜藏于心底的母性情怀,也直接影响了我的从教心态。在那一段时间,我看哪个学生都像是孩子!我怀着感激的情绪看着女儿的成长,我怀着感激的心情面对学生的成长,“委屈感”消失了,抑郁症没有了!   很庆幸,这个时候,我又当班主任了!而这个时候,“我的老茧化为尘埃。我在人群中昂首阔步,不会有人认出我来,因为我不再是过去的自己,我已拥有新的生命。”(《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当我重新做班主任的时候,几乎是以一副全新的面孔出现的:阳光、快乐、豁达、自信!   所以,在第二阶段的4年班主任生涯中,我生命之树上长出了片片绿叶!“女儿是我心尖上的宝,学生是我手心上的宝!”我常常如是说。是女儿的出生让我变得更温和更有爱心,是学生为我的生命之树增添了更多的绿意!他们让我的生命之树日渐茂盛。   朋友们都说我变化太快了,变得都让人认不出来了。这种“突变”的确让人吃惊,但静下心来回想自己变化的过程,我又觉得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二、彻底改变我的一本书——《享受教育》   XX年12月某天,我用生命记下这个日子,这一天,我拿到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享受教育”。当时,我愣愣地看着封面这4个字,久久地不愿意翻开书页。因为,我实在无法相信又苦又累的“教育生活”是可以用来“享受”的!那几年,正好是我工作最苦最累“回报”最少的几年。我年年待在高三“前线”,为了把书教好把班带好,我把女儿放回母亲家,她离我有230公里,我每个月去看她一次。先生到异地挂职,我一个人吃住在学校,天天守着学生,真正做到了“以校为家”。理智告诉我这就是“奉献”,这就是“蜡烛精神”,但情感却告诉我:“这种奉献让我不快乐”。所以,我每天带着郁闷和委屈的情绪工作,每天带着倦容和愁容出现在办公室出现在教室。   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我怎么会相信“教育”可以“享受”呢?我带着疑惑的情绪走进这本书,但一读就停不下来,反复读了好几遍!它,真正地让我心潮涌动,触动了我灵魂深处最柔弱的地方。我太累了,我疲倦的身心太需要休息了,我感觉自己是枕在那温暖的文字上休憩。于是,我把这种真实的感受写成了一篇读后感——《在大师的膝盖上休息》。一发而不可收拾,一写就是4000字!这是我大学毕业之后写得最长的一篇,我把它发到网上去,只求倾吐之快,而且不敢用真实姓名。   从此,为了写得精彩,我必须读书寻找灵感;我必须活得精彩,寻找教育生活中的亮点。我努力地挖掘学生们身上的优点,努力地捕捉备课时的灵感,努力地反思课堂中的失败之处,努力地总结自己每个月的得失。从此,我没有精力去考虑“奉献”的问题,也没有时间去思考“我为什么工作十年都评不上优秀”的问题,更没有心思去琢磨学校领导对我的看法,我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读书和写作之中!。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