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牙签上的舞蹈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课后实验论文
3120103728 刘振宇
一、前言
首先必须要承认的是我开始对作业的要求不清楚,单纯地认为论文要求的是要自
己发现一个独特的视角去解释说明一件事情,在这种前提下作为一名高考后没有接触
过物理的大一学生感觉自然很有难度。上节课看了老师展示的几份作业,让我明白所
谓的作业其实是想让我们能够自己去思考一些东西、学会一些东西。于是我在这里要
写的就是从一个简单的物理小实验中我学到的。似乎与老师展示的一份作业有点相似,
不过从那份作业的图片看来我的这个实验应该具有一些独特的东西。
二、所需物品
牙签一根 水杯一个 叉子勺子各一只 打火机一个
三、实验过程
(1)准备好实验所需物品。将叉子和勺子交叉组装在一起。
(2)将一根牙签插入勺子和叉子的交叉点出,调整牙签位置使其不会发生滑动。
(3)将牙签的另一端放到垫高的杯子的杯沿上,移动叉子勺子和牙签组成的这个
“装置”力图使它们能够保持平衡。
(4)用打火机点燃杯口上方的牙签部分,持续加热,观察现象。
(5)再次进行两次该实验,比照实验结果是否相同。
四、实验预期
在实验前,我对于这个实验的看法是,这是个比较难实现的实验。第一点,我认
为第三步中的寻找一个合适的位置使叉子勺子保持平衡这点比较难实现,因为在这个
支点的一侧是金属叉勺,质量较大,而另一侧是一段牙签,再无其他外力作用,如果
它可以保持平衡无疑与杠杆原理相违背。第二点,就算是可以找到这一点(我的想法
是大不了移动的离杯沿近一点,缩小叉勺的力臂长度),但是如果用火焰持续加热最
终也势必会损坏这个平衡结构。
五、实验现象,
(1)叉勺和牙签的组合体能够较好的在杯沿上保持平衡,切寻找到的这一点距离
牙签与叉勺的接触点距离并不是很近。
(2)持续火焰灼烧使牙签在杯口的露出部分燃烧并化为灰烬,但是接触点的牙签
材料不发生燃烧且整个装置依旧保持平衡。
(3)多次实验结果排除人为操作原因后得到的实验现象一致。(一次实验因为火
焰方向致使接触点靠近叉勺的一侧被烧断)
六、原理探求
1.自我寻求解答
(1)实验现象已经表明,叉子和勺子交叉后能够由一个牙签平衡在支撑点的一侧,
说明实验预期中我自认为正确的杠杆原理在这里不适用,当然不能说杠杆原理失效了。
通过观察我发现平衡时的牙签微微向下倾斜,这似乎更有悖我的认识。但是我还发现
此时的叉子和勺子倾斜成一个角度,而且这个角度让叉勺有一种在重力作用下向内扭
转的趋势,而这个“内”就是支撑点所在的方向,这让我想到可能是这种力传递到支
撑点而杯沿给予支撑点一个支持力,达到力的平衡后使其保持一个整体的稳定。
(2)对于我的第二个怀疑之处,即火焰可能会摧毁这个平衡装置,在开始的时候
我对此是深信不疑的,以致于我在实验过程中不敢用火焰持续燃烧支持点。但是在持
续燃烧杯口上方的牙签时我发现接触点所受影响不大,于是我改为尝试直接加热接触
点,发现与加热裸露部分不同,在加热接触点时间明显大于加热其余部分的情况下,
接触点的牙签材料仍然不会灼成灰烬。然后我认为燃烧处与非燃烧处的不同在于接触
点存在与杯子接触的部分,而这个接触可能造成牙签在受热时缺乏氧气(因为接触
嘛)。因此我想再通过一个实验验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