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分析技术在药物领域的应用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领域的应用上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领域的应用(上) 徐梁 耐驰仪器公司应用实验室 前言 在药品检验中,最常用的热分析(Thermal analysis )方法是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与热重分析法 (TG )。目前,发达国家已把热分析方法作为控制药品质量的主要方法。美国药典第 23 版(1995 年版)、 英国药典( 1993 年版),均收载了热分析方法。 在药物研发方面,还会用到热分析与气体成分分析方法的联用技术。常见的如热重-红外联用 (TG-FTIR )、热重-质谱联用(TG-MS )等等。对于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则可能会用到热动力学方法 (ThermoKinetics )。 热分析技术具有用量少、方法灵敏、快速,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获得需要复杂技术或长期研究才能得 到的各种信息等特点,在药品检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新药研制、中间体检测、处方最佳配比选择、 药物稳定性预测、药物质量优劣的评价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在我国申报新药中,也已将热分析方法列为控制药品质量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 本文总结了热分析技术在药物领域的相关应用,下文将进行详细介绍。 一、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测量样品在一定的温度程序过程中的吸热、放热、比热变化等相关热效应 信息,可计算热效应的吸放热量(热焓),获取相关特征温度(起始点,峰值,终止点)等等。 在药物领域,DSC 方法常见的应用有测量药物熔点、测量无定形药物的玻璃化转变、多晶型转变研 究、计算药物纯度、获取相图、研究赋形剂与药物有效成分之间的不相容性(交互作用)等。 1. 熔融 在药品检验中,药物的熔点(Tm )是衡量其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药物熔点的传统测试方法,是使 用毛细管法。最原始的毛细管法装置如下图所示。 将末端装有药物晶体粉末的毛细管与温度计一起插入b 型管(油浴)中进行加热。随着药物到达熔 点,其透光率会发生变化。使用目测法(或专业熔点仪中的光学装置)观察这一过程,并记录下相应的 温度(包括起始与结束温度),即得到药物的熔点或熔融温度范围。 ‐ 1 ‐      使用DSC 测量药物熔点,则利用熔融过程中强烈的吸热效应所造成的DSC 样品端与参比端的热流 不平衡,记录相应的热流差信号(如下图所示)。 经过热阻修正之后,得到类似如下的包含熔融吸热峰的DSC 曲线。 上图中绿圈圈出的onset 点(起始点),与毛细管法测得的初熔点相应;红圈圈出的peak 点(热阻修 正后的峰值点),与毛细管法测得的终熔点相应。 使用DSC 方法测试药物熔点,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优点,可以完整地测得熔融的全过程。相比 ‐ 2 ‐      毛细管法熔点仪,DSC 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样品量小、气氛可选等优点,除了得到熔融温度外,还可获 取更丰富的信息,如熔融热焓、特定温度下液固相比例等,并可作为纯度计算、多晶型分析、相图计算 等的原始数据。此外,DSC 测试可选择坩埚是敞口、加盖扎孔还是密闭,这对于研究假多晶现象(水合 物和溶剂化物)非常重要。对那些熔融伴随分解、熔距较长,用毛细管法测定较困难的样品,使用DSC 方法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 例1、利巴韦林的熔点测试 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强效的抗病毒药物,目前广泛应用于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对一系列的 DNA 与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